你好呀,我是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一个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话题——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比如:
- 下班后留在公司健身,跑步机突然故障导致摔伤
- 公司团建时在KTV里扭伤了脚
- 同事间打闹导致意外受伤...
这些明明发生在工作场所或公司活动中的意外,最后却被认定为"非工伤",这时候公司到底要不要负责呢?
先划重点:非工伤≠公司完全免责!
---
一、法律是怎么说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民法典》,判断公司责任的关键是两点:
1. 是否存在过错
比如:
- 公司提供的健身器材年久失修(民法典第1165条)
- 团建场地存在安全隐患(民法典第1198条)
2. 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比如:
- 组织危险活动前是否提醒风险
- 发生意外后是否及时救助
---
二、真实案例看责任划分
案例1:茶水间滑倒获赔3万
小王在茶水间踩到未及时清理的饮料渍摔倒骨折。法院认为公司未尽到清洁维护义务,判决承担70%责任。
案例2:午休打球受伤自担责
小李午休时和同事打篮球扭伤脚踝。法院认定属于自发娱乐活动,公司不担责。
---
三、遇到问题怎么办?
第一步:保存好6类证据
✔️ 现场照片/视频(如破损的器材、湿滑的地面)
✔️ 就医记录(病历、缴费单据)
✔️ 证人联系方式
✔️ 公司活动通知(微信群记录、邮件)
✔️ 沟通记录(与领导协商的录音)
✔️ 公司规章制度(关于场地使用的内容)
第二步:三步走维权
1. 先协商:带着证据找人事部门沟通
2. 找调解:向当地劳动仲裁委申请调解(不收费)
3. 打官司: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时效3年)
小提醒:
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如果导致残疾还可主张残疾赔偿金。
---
四、公司常用"甩锅"套路
❌ "这是你自己不小心
破解:拿出公司未尽安全保障义务的证据
❌ "活动是自愿参加的
破解:查看公司是否在活动中起到组织管理作用
❌ "走工伤保险就行
破解:非工伤认定书≠免除民事赔偿责任
---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如何承担非工伤认定责任?】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下方的咨询按钮就可以发起提问,快速获得律师解答。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为您匹配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助您高效维护合法权益。
法小云悄悄话:
很多争议其实通过前期沟通就能解决,但一定要记得留证据!毕竟法律保护的是"有准备的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