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周末帮邻居搬家,不小心被柜子砸伤脚踝,治疗花了好几千。邻居觉得是帮忙没好意思谈赔偿,小张却委屈:我明明是做好事受伤,这钱就该自己扛吗?
其实这种"非雇佣关系帮忙受伤"的情况在生活中太常见了,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这类意外背后的责任划分规则。
先划重点
非雇佣关系主要指这几种情况:
1. 街坊邻居临时帮忙
2. 朋友间无偿协助
3. 志愿者公益活动
4. 临时性劳务合作
法律怎么说?
根据《民法典》第1165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责任划分主要看两点:
一要看接受帮忙的一方是否存在过错
比如让帮忙者搬运超重物品却不提醒风险,或者提供有安全隐患的工具,这种情况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二要看受伤者自身有无过错
如果明知有危险还冒险操作,或者不听劝阻导致受伤,自己也要承担部分责任
真实案例参考
2021年杭州某装修案中,装修工临时找朋友帮忙安装灯具,朋友从梯子摔落受伤。法院最终判决装修工承担70%责任,因为没提供安全防护设备;受伤者自担30%责任,因其未佩戴现场提供的安全带。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法小云给你整理了三步应对法:
第一步:及时固定证据
- 现场拍照录像(包括受伤场景、工具设备)
- 保存医疗票据和诊断证明
- 寻找目击证人并留存联系方式
第二步:友好协商
先尝试与对方心平气和沟通,建议从这些角度谈:
1. 医疗费、误工费按实际损失计算
2. 营养费每天50-100元较合理
3. 后续治疗费可凭医院证明主张
第三步:专业渠道解决
若协商不成,可以:
1. 向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 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注意!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是3年
特别提醒
如果是参加单位组织的公益活动受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司法解释,有可能被认定为工伤哦!
以上就是关于非雇佣关系人员工伤事故责任承担问题解析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候,3分钟内就能为您匹配最适合的法律解决方案。无论是责任认定还是赔偿计算,专业指导能让您少走很多弯路哦!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