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员工产假后解除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应对?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92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企业在员工产假后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限制与操作规范,涵盖《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阐明企业合法解除合同的条件与程序,并提供员工遭遇违法解约时的证据收集、劳动仲裁、司法诉讼等系统化维权策略,助力劳资双方依法维护权益。

你好呀,我是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既暖心又扎心的话题——"产假回来发现公司要和我解约,怎么办?"很多新手妈妈可能正抱着小宝贝发愁,咱们今天就手把手教你保护自己的权益。

先来看个真实故事:

小美产后第一天回公司,发现工位被清空,人事说"公司结构调整"。她抱着哺乳期的疲惫和委屈问我:"生完孩子就要丢工作吗?"当然不是!法律早就为妈妈们撑起了保护伞。

法律武器库

1️⃣《劳动合同法》第42条:怀孕、产假、哺乳期的"三期"女职工,公司不能随意解除合同(医疗期满/不能胜任等特殊情况除外)

2️⃣《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7条:不得因婚育情况降低工资、辞退

3️⃣《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单位不得因怀孕、生育、哺乳解除合同

重要知识点

✔️哺乳期结束前,除非员工严重违纪(比如旷工、泄密),否则解约都算违法

✔️违法解约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双倍赔偿(工作每满1年赔2个月工资)

✔️三期内的工资、社保、福利都不能少

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①:李女士产假期间收到解约通知,仲裁裁决公司支付赔偿金12万元(2N赔偿)

案例②:王女士哺乳期多次迟到并伪造假条,法院认定解约合法(提醒:严重违纪不受保护)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步:确认解除理由

→收到书面解约通知了吗?口头通知可要求补书面材料

→公司说的解约理由是什么?注意保留证据

第二步:收集关键证据

✅劳动合同、产假批准文件

✅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

✅解除通知(邮件/微信/书面)

✅工作交接记录

✅与人事沟通的录音/聊天记录

第三步:三步走维权

1.协商谈判:明确表示不接受违法解约,可提出"继续工作"或"2N赔偿+补发工资"等方案

2.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电话12333)

3.申请仲裁:准备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1年内向公司所在地仲裁委提交

特别提醒

哺乳期结束后1年内仍受特殊保护!比如产假结束3个月后被解约,只要在哺乳期内(宝宝1周岁前),同样适用保护条款。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在员工产假后解除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应对?"的详细解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先深呼吸别着急,法律始终站在劳动者这边。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候,3分钟快速匹配擅长劳动纠纷的律师,无论是赔偿金额计算还是仲裁流程指导,都能为你提供针对性帮助。维护权益要趁早,专业指导很重要哦~

遇到法律问题,马上免费在线咨询,3分钟极速回答
输入您的法律问题,一次提问多位律师解答
马上提问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法律咨询
提问
公司在员工产假后解除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应对?
来源 : 法驻云小编 192人阅读
导读: 本文解析企业在员工产假后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限制与操作规范,涵盖《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阐明企业合法解除合同的条件与程序,并提供员工遭遇违法解约时的证据收集、劳动仲裁、司法诉讼等系统化维权策略,助力劳资双方依法维护权益。

你好呀,我是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既暖心又扎心的话题——"产假回来发现公司要和我解约,怎么办?"很多新手妈妈可能正抱着小宝贝发愁,咱们今天就手把手教你保护自己的权益。

先来看个真实故事:

小美产后第一天回公司,发现工位被清空,人事说"公司结构调整"。她抱着哺乳期的疲惫和委屈问我:"生完孩子就要丢工作吗?"当然不是!法律早就为妈妈们撑起了保护伞。

法律武器库

1️⃣《劳动合同法》第42条:怀孕、产假、哺乳期的"三期"女职工,公司不能随意解除合同(医疗期满/不能胜任等特殊情况除外)

2️⃣《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7条:不得因婚育情况降低工资、辞退

3️⃣《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单位不得因怀孕、生育、哺乳解除合同

重要知识点

✔️哺乳期结束前,除非员工严重违纪(比如旷工、泄密),否则解约都算违法

✔️违法解约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双倍赔偿(工作每满1年赔2个月工资)

✔️三期内的工资、社保、福利都不能少

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①:李女士产假期间收到解约通知,仲裁裁决公司支付赔偿金12万元(2N赔偿)

案例②:王女士哺乳期多次迟到并伪造假条,法院认定解约合法(提醒:严重违纪不受保护)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步:确认解除理由

→收到书面解约通知了吗?口头通知可要求补书面材料

→公司说的解约理由是什么?注意保留证据

第二步:收集关键证据

✅劳动合同、产假批准文件

✅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

✅解除通知(邮件/微信/书面)

✅工作交接记录

✅与人事沟通的录音/聊天记录

第三步:三步走维权

1.协商谈判:明确表示不接受违法解约,可提出"继续工作"或"2N赔偿+补发工资"等方案

2.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电话12333)

3.申请仲裁:准备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1年内向公司所在地仲裁委提交

特别提醒

哺乳期结束后1年内仍受特殊保护!比如产假结束3个月后被解约,只要在哺乳期内(宝宝1周岁前),同样适用保护条款。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在员工产假后解除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应对?"的详细解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先深呼吸别着急,法律始终站在劳动者这边。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候,3分钟快速匹配擅长劳动纠纷的律师,无论是赔偿金额计算还是仲裁流程指导,都能为你提供针对性帮助。维护权益要趁早,专业指导很重要哦~

在线咨询
最快10秒应答
真实认证.海量律师.专业解答
接入律师
“平台精选本地律师为您提供服务”

声明:以下内容由本网站结合政策法规整理发布,若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可联系法驻云官方客服举报。

更多劳动就业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