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既暖心又扎心的话题——"产假回来发现公司要和我解约,怎么办?"很多新手妈妈可能正抱着小宝贝发愁,咱们今天就手把手教你保护自己的权益。
先来看个真实故事:
小美产后第一天回公司,发现工位被清空,人事说"公司结构调整"。她抱着哺乳期的疲惫和委屈问我:"生完孩子就要丢工作吗?"当然不是!法律早就为妈妈们撑起了保护伞。
法律武器库
1️⃣《劳动合同法》第42条:怀孕、产假、哺乳期的"三期"女职工,公司不能随意解除合同(医疗期满/不能胜任等特殊情况除外)
2️⃣《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7条:不得因婚育情况降低工资、辞退
3️⃣《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5条:单位不得因怀孕、生育、哺乳解除合同
重要知识点
✔️哺乳期结束前,除非员工严重违纪(比如旷工、泄密),否则解约都算违法
✔️违法解约可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或双倍赔偿(工作每满1年赔2个月工资)
✔️三期内的工资、社保、福利都不能少
真实案例参考
案例①:李女士产假期间收到解约通知,仲裁裁决公司支付赔偿金12万元(2N赔偿)
案例②:王女士哺乳期多次迟到并伪造假条,法院认定解约合法(提醒:严重违纪不受保护)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步:确认解除理由
→收到书面解约通知了吗?口头通知可要求补书面材料
→公司说的解约理由是什么?注意保留证据
第二步:收集关键证据
✅劳动合同、产假批准文件
✅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
✅解除通知(邮件/微信/书面)
✅工作交接记录
✅与人事沟通的录音/聊天记录
第三步:三步走维权
1.协商谈判:明确表示不接受违法解约,可提出"继续工作"或"2N赔偿+补发工资"等方案
2.投诉举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电话12333)
3.申请仲裁:准备仲裁申请书+证据清单,1年内向公司所在地仲裁委提交
特别提醒
哺乳期结束后1年内仍受特殊保护!比如产假结束3个月后被解约,只要在哺乳期内(宝宝1周岁前),同样适用保护条款。
以上就是关于"公司在员工产假后解除劳动合同,应该如何应对?"的详细解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的困扰,先深呼吸别着急,法律始终站在劳动者这边。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候,3分钟快速匹配擅长劳动纠纷的律师,无论是赔偿金额计算还是仲裁流程指导,都能为你提供针对性帮助。维护权益要趁早,专业指导很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