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呀,我是总爱在茶水间偷偷观察大家报班动态的法小云~
最近发现办公室的小李愁眉苦脸,一问才知道他花两万块报的编程培训班突然关门,老板连夜搬空了电脑。这种"钱课两空"的糟心事,你是不是也遇到过?
别慌!今年国家可是连发三记大招,专门保护咱们成年学员的钱包。快搬好小板凳,听小云给你划重点!
第一招:学费不是泼出去的水
根据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3条,现在连培训费都适用"七天冷静期"啦!只要没正式开课,哪怕签了合同也能全额退款。
去年北京就有位小姐姐,付款第二天发现课程不适合,成功援引这条法律要回了9800元学费。法官特别强调:合同里"概不退款"的霸王条款,现在都是无效的哦!
第二招:跑路老板插翅难飞
《民法典》合同编新增第563条规定,培训机构如果擅自更换老师、降低教学质量,咱们可以直接解除合同。更厉害的是,各地最近都在严查预付款监管账户,要求机构把60%以上的学费存在银行专用账户,每月只能支取已上课时的费用。
上个月杭州某英语机构想卷款跑路,结果银行账户早就被监管,最后只能乖乖给300多名学员退了款。
第三招:虚假宣传要挨重拳
最新《社会培训机构管理条例》第22条明文规定,广告里说的"保过""包就业"都属于欺诈行为。上海某考证机构就因承诺"不过退费"却耍赖,不仅被罚50万元,负责人还被列入行业黑名单。
遇到问题怎么办?小云教你三招自救
1. 签合同前
仔细核对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重点看"退费规则"和"违约责任"。记住!手写补充条款和主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2. 付款时
要求分阶段付款,首期款不超过总费用的30%。务必保留支付凭证,最好备注"培训费"。
3. 出问题时
立即收集课程宣传资料、聊天记录、上课签到表。先通过12315投诉,如果15个工作日内没解决,直接向法院提交网上立案申请。
最近有位宝妈就靠微信聊天记录和课程表,成功要回了被机构克扣的1.2万元尾款。法官说关键证据就两点:能证明实际上课次数的记录,以及机构承诺的教学内容。
以上就是关于"成人培训保障的最新法律政策有哪些重要更新?"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退费难、课程缩水等问题发愁,千万别自己生闷气哦!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名专业律师在线待命,三分钟就能帮你匹配最擅长处理培训纠纷的法律专家。无论是发律师函还是准备诉讼材料,都能手把手指导你维护权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