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基本权益与义务
在建设工程中,承包方与业主双方均应履行约定的施工义务与支付责任。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双方应积极协商寻找解决方案。业主应明确自己的权益,包括工程质量的保障和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赔偿等。承包方则应承担修复或更换有缺陷的工程部分的义务。
遇到质量问题时,首要任务是搜集证据,包括施工图纸、现场照片、相关材料检测报告等。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记录或拍照录像,确保未来解决争议时具有充分的证据支持。然后应及时通知承包方修复或调整施工问题,尽量明确各自的违约责任,如果沟通无果则可走法律途径。
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当协商无法达成共识时,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可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裁决。《合同法》与《建筑法》均明确规定,工程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承包方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损失。法院将根据提交的证据以及法律规定做出判决。如果质量问题构成重大违约并严重影响工程安全或使用功能,还可以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张赔偿损失。另外,《仲裁法》也提供了一种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即通过仲裁来解决纠纷。双方当事人如事先约定仲裁条款或协议仲裁方式解决争议,可直接向约定的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通过上述途径与相关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引发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