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专题
法驻云综合法律服务专题,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纠纷解决、法律维权、风险管理等全面服务,覆盖各类法律需求,为您提供一站式专业法律支持。
20000+篇专题内容
综合知识
综合
应对车主拒绝挪车的有效处理方法是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遭遇过这样的场景: 急着要开车出门 却发现爱车被别人的车堵得严严实实 打电话请对方挪车时 电话要么无人接听 要么对方不耐烦地说"等会儿" 结果白白耽误了上班、接送孩子甚至就医 这种看起来的"小事"若处理不当 轻则耽误时间影响心情 重则可能引发肢体冲突 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了解 遇到这类情况时真正有效的处理方法 这事儿到底归谁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规定 违规停放且驾驶人不在现场的车辆 妨碍其他车辆通行时 任何公民都有权向交通管理部门举报 公安机关可以要求车主立即驶离 拒不配合的可依法拖移车辆 这里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1. 必须是违规停放(比如占用消防通道、人行道等) 2. 需要确认当时车上确实没有人 3. 最终决定是否拖车的只能是交管部门 真实案例帮你划重点 2021年北京朝阳法院有个典型判例 王先生的奔驰车堵住小区出口将近三小时 被堵车主报警后车辆被强制拖移 王先生起诉要求赔偿"违规拖车"造成的损失 结果法院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判决其承担全部拖车费用 还因其耽误消防通道被另处罚款 遇到拒挪车分步处理指南 第一步:冷静取证 绕着对方车辆走一圈 用手机拍摄这些细节: 车牌号清晰特写 车辆停放位置全景(要拍到禁止停车标志或黄线) 车内是否留有挪车电话 阻碍通行的现场状况 这些能成为后续处理的重要证据 第二步:尝试联系 通过这三个渠道找车主: 1. 前挡风玻璃处的挪车电话 2. 拨打114转接挪车服务(报车牌和地点) 3. 通过"交管12123"APP的一键挪车功能 第三步:升级处理 如果30分钟内都没有回应 直接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接线员可能这样询问: "您现在什么位置?" "对方车牌号是多少?" "有没有影响公共安全或紧急通道?" 记得如实回答并提供前期拍摄的证据 第四步:特殊情况的处理 若遇到这些情况要立即报警 挡住120急救车/消防车通道 存在漏油/冒烟等危险状况 对方司机出现酒驾嫌疑时 需要特别注意的禁区 有些看似解气的方式千万别尝试: ❌ 用502胶水堵锁眼 ❌ 划伤车身或扎轮胎 ❌ 往排气孔塞钢丝球 这些行为可能涉嫌故意毁坏财物 反而要承担赔偿责任 法小云提醒 处理这类事件时记住三要三不要: 要全程保留证据 要及时寻求公力救济 要保持适度克制 不要与对方发生肢体冲突 不要采取任何报复行为 不要现场发生财物损坏 停车纠纷看似平常 但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公共秩序的权利 更要用合法途径来主张权利 毕竟最终解决问题的是法律 而不是谁的声音更大 现在不妨打开您的手机 检查是否下载了"交管12123"APP 提前录入车辆信息 遇到紧急情况时 一键操作可比现场吵架有效率多啦
综合 274人阅读
综合
关于持续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关于持续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被侵权5年后还能讨回公道吗? 开头:你可能遇到过这种事…… 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小摊天天放网络神曲,一放就是五年。第五年你才发现,对方用的竟然全是盗版音乐!这时候你气愤又纠结: “侵权行为持续这么久,现在起诉还来得及吗?” 别着急,“法小云”今天就告诉大家:遇到持续侵权别怕手软,法律早给你留了维权的后路!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民法典》第190条: “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 简单来说: 如果有人对你侵权的行为一直没停过,哪怕已经过去3年、5年甚至更久,只要侵权行为一终止,你还能在接下来的3年内起诉! 举个真实案例: 2019年,某企业发现竞争对手从2013年起持续冒用自家商标,2021年起诉后,法院全额支持了8年的侵权赔偿。判决理由是——侵权行为到2020年才终止,时效从2020年开始算,完全在3年时效期内。 千万别混淆: (1)侵权行为已结束的:时效从结束当天开始算3年 (2)侵权行为仍在持续的:随时可以起诉,哪怕已持续几十年 例外情况要当心: 如果权利受损已满20年(自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即便侵权行为仍在继续,法院也不再保护。(《民法典》第188条第二款) 二、你的维权攻略 第一步:保存证据链 • 证明侵权存在:邻居违建挡住了你家阳光?每天拍照录像! • 证明持续时间:保存最早的侵权证明,例如购房合同日期、微信催告记录 • 证明实际损失:电费单突然暴涨?医院开具的噪音影响健康证明 第二步:及时主张权利 只要发现有人侵权,立刻采取行动: ✓ 发送律师函(留存快递单) ✓ 向物业/村委/城管等投诉(索要书面回执) ✓ 通过微信等渠道正式告知对方(聊天记录别删) 这些行为既能中断诉讼时效,还能作为维权证据! 小技巧: 若是担心对方耍赖,可每隔半年通过微信发一次“请立即停止XX行为”的消息,诉讼时效每次都会重新计算哦~ 第三步:遇到复杂情况?律师这样做 • 持续侵权中途停止过:时效从最后一次侵权行为发生日重新算 • 赔偿金额难确定:可先起诉要求停止侵权,后续再另案主张赔偿 • 涉及人身伤害:例如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即便超过三年,只要能证明持续状态,仍可主张赔偿 最后提醒: 别被“拖时间”的套路吓倒!只要保存好证据链,即便侵权行为持续十年,法律依旧能为你撑腰。毕竟,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因为时效而缺席。 ——遇到困境别自己扛,随时找法小云聊聊天,法律世界里,你永远有翻盘的机会!
综合 101人阅读
综合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忘带身份证别慌,这份攻略帮你赶上飞机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拎着行李箱冲向机场,摸口袋时突然心里一凉,手停在空中那个装身份证的位置… 别怕,法小云今天就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深夜忘带身份证到底能不能上飞机?小板凳搬好,听法小云慢慢和你说~ [先说结论] 大部分省会城市的大型机场都提供24小时办理服务!但有些小机场夜间可能暂停办理,具体要看您所在机场哦。 [法律规定长啥样] 根据《民用航空法》第六十二条,乘坐飞机必须“核对旅客身份证件”;但《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也明确:“因急需乘坐飞机等特殊需要,可申请领取临时身份证件”。 用大白话翻译就是:法律给咱们开了“紧急通道”,但具体操作要看各机场细则。 [法院怎么说] • 2021年杭州某旅客凌晨2点到达机场,通过24小时窗口5分钟办理临时证明顺利登机 • 2019年某三线城市机场因为夜间无人值班,旅客起诉索赔误机损失,法院最终判决“机场已设置明显提示牌,不承担赔偿责任” 这说明:遇到特殊情况时,咱们既有法律撑腰,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呀! [手把手教你操作] 第一步:抬头找指示牌 直接冲向机场公安执勤点或“临时乘机证明办理窗口”(通常在出发大厅问讯台旁) 第二步:备齐三件套 1⃣ 本人户口本/驾驶证/社保卡(有照片的证件) 2⃣ 手机里的电子身份证(如果有的话) 3⃣ 报得出身份证号就够用! 第三步:填表+拍照 现场填写《临时乘机证明申请表》,有些机场会当场拍照核验 第四步:领证登机 审核通过后,会拿到纸质版《临时乘机证明》(有效期715天不等) [特别注意] ⏰ 虽然叫“临时”,但办理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建议提前2.5小时到机场 🌃 非24小时机场建议先拨打12345市民热线查询值班时间 ✈️ 临时证明只能坐飞机用哦,不能用来住酒店! [法小云掏心窝] 建议大家出行前把身份证和手机/背包用挂绳绑在一起(亲测防丢小妙招),如果实在遇到紧急情况,记住这组数字:提前拨打机场服务热线(各机场官网都能查到),很多工作人员会为你延长值机时间~ 转发给经常丢三落四的朋友吧!下次在机场看到有人抓耳挠腮找身份证,请帅气地甩出这篇文章~ (法小云悄悄说:其实电子身份证也能坐飞机,具体教程点赞过千就安排!)
综合 95人阅读
综合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身份证丢了慌不慌?三招教你赶飞机不误事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你拖着行李箱冲到机场,一摸口袋:完了!身份证没带! 航班还有两小时起飞,冷汗瞬间打湿后背……这时候你突然想起来:听说有机场临时身份证?但现在天还没亮,能办吗?是不是24小时都能办? 别慌!法小云今天就陪你聊聊这个「救命服务」的法律门道,再教你三招应急秘籍。 法律说:临时身份证明必须有,但时间呢?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规定,公民在急需使用身份证时,可向公安机关申请临时身份证明。而民航局发布的《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第二十九条更是明确规定,未携带身份证件的旅客,经核验身份信息后可办理临时乘机证明。 但注意了!法律没直接说「机场必须24小时办理」,具体要看机场的规定哦。 国内常见机场办理时间一览 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 ✅24小时不打烊(警务室和自助机都可用) 成都双流机场、杭州萧山机场: ⏰人工窗口约07:0022:00,自助机24小时 中小型机场建议提前电话确认(比如拨打114转接机场派出所) 真实案例:半夜三点也能飞吗? 2021年李女士在郑州新郑机场遗失证件,凌晨1点通过安检口旁的临时办理机刷脸打印证明,全程只用了2分钟。而2019年张先生在某三线城市机场深夜到达时,因人工窗口关闭且无自助机,最终改签了航班——法院后续判决认为,这种情况不算航空公司违约,但机场应在显著位置提示办理时间。 忘带身份证三步急救法 第一招:立刻冲向「机场派出所/警务室」 别管值机柜台!直接去安检区附近的公安执勤点 所需材料: 带户口本/驾照/社保卡(有照片的证件更好) 都没带?手机里的证件照片/电子身份证也行 (偷偷说:实在什么都没有,能背出身份证号+报出户籍地址也能办) 第二招:手机提前10分钟备份 登录「民航临时乘机证明」小程序 刷脸填写信息→生成二维码→全程免费 ⚠️注意:二维码有效期15天,仅限当次航班使用 第三招:赶不上飞机怎么办? 如果因办理证明误机,建议立刻: 1. 联系航空公司说明情况(留录音/聊天记录) 2. 要求改签最近航班(通常可免改签费) 3. 保留临时证明办理凭证,后续申诉可能用到 法小云特别提醒: 临时证明只能坐飞机用! ⚠️不能住酒店/办银行卡/考试等 ⚠️有效期最长15天,超过需重新办理 结尾小唠叨: 现在就把身份证塞进背包内层吧! 如果这篇文章帮你省下改签费, 欢迎转发给常出差的朋友们~ 法律永远是你的Plan B,但Plan A永远是——出门前拍一拍口袋确认三遍!
综合 238人阅读
综合
居民小区发生火灾,责任赔偿应该找谁?
居民小区发生火灾 责任赔偿到底该找谁赔偿? 先讲一个可能大家都见过的场景—— 晚上在家刷手机,突然闻到焦糊味 推开窗发现隔壁楼浓烟滚滚 消防车乌拉乌拉地往小区里赶 这时候除了关心安全问题 很多人心里还会犯嘀咕: 要是烧到我家的东西,该找谁赔? 今天法小云就来说说这件事 简单的电梯直达版 ↓↓↓ 谁的责任谁赔偿 ↓ 查清楚起火原因最关键 ↓ 常见情形分为四类 (举着大喇叭逐一讲解) 第一种情况:有人捣乱 邻居家熊孩子玩打火机烧了沙发 楼下大爷在楼道堆旧报纸引燃火星 租客忘关煤气灶导致爆炸 该找谁赔? 直接找引发火灾的人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65条 “因为过错侵害他人财产,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举个案子:2021年杭州某小区租客改装电路引发火灾,法院判决租客赔偿楼上楼下共7户损失 第二种情况:天灾意外 雷劈中老树引发火情 台风天电线短路起火 谁来背锅? 如果找不到具体责任人 受损业主可以申请住宅火灾保险赔付(没买保险的只能自己扛) 法律依据:《消防法》第十八条 “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如果物业没尽到维护责任(比如消火栓没水)也要担责 第三种情况:物业偷懒 消防通道堆满电动车 灭火器过期三年没换 发现火情后保安睡大觉不报警 重点来了! 物业要承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去年成都某小区就因为消防通道被堵耽误救火 法院判决物业公司承担30%赔偿责任 第四种情况:开发商埋雷 新建小区用劣质电缆 精装房燃气管道安装不合格 这类隐蔽问题造成火灾的话 业主可以拿着购房合同找开发商索赔 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 设计缺陷或材料不合格导致的损害 生产者和销售者要连带着赔 遇到火灾三步自救指南 1⃣ 先保命别管钱 立刻拨打119(别发朋友圈!) 2⃣ 拍视频留证据 对着过火位置和受损物品拍全景 存好维修发票、购物小票 3⃣ 三步锁定责任人 先看消防部门《火灾事故认定书》 再查小区监控/目击证人 最后对照前面四种情形对号入座 最后的碎碎念: 处理这类纠纷最怕两件事—— 要么和邻居撕破脸对骂 要么被物业踢皮球敷衍 记住法小云的私房话: 带着认定书和损失清单 先找社区调解委员会聊 如果对方死不认账 直接去法院递诉状 (诉讼费最后能让败诉方掏) 希望大家永远用不上这些知识 但万一遇到火情 千万别忘了今天这篇干货 我是和你一起学法的小云 遇到法律问题就拍拍我~
综合 130人阅读
综合
机场办理临时身份证服务时间有哪些限制?
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心跳时刻”? 赶飞机一路狂奔到机场,换登机牌时突然发现——身份证不见了!这时候你大概率会摸遍全身口袋 翻烂背包夹层 甚至想现场表演个“时间倒流魔法”…… 别慌!其实全国大部分机场都有“临时身份证办理服务” 但这个服务不是24小时营业的 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看懂里面的门道 先看法律规定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公民在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时,可以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 而《民用航空法》配套规则里明确 机场公安要为旅客核实身份提供便利 简单来说: 你有权在机场办理临时身份证明登机 但具体执行要看每个机场的规定 真实案例提醒 2021年北京某乘客因为堵车,21:55到达首都机场 当时T3航站楼办证柜台已结束服务 最终没能登上22:30的航班 法院审理认为 机场公安按公示时间18:00停止办理服务并无违规 乘客需自行承担误机责任 重点来了!机场办证时间三大规律 1. 多数大型机场全天可办 像广州白云、上海浦东这类枢纽机场 人工窗口跟着最后一班航班走 基本24小时都有人值班 2. 中小型机场看航班时段 每天最早航班起飞前2小时开放 最晚航班结束后1小时关闭 比如某机场最晚航班是23:00 那办证窗口大约开到24:00 3. 自助机器是新帮手 北京大兴等新建机场设置了自助办理机 这类机器一般从早6点工作到晚24点 操作指南(建议收藏) ✦ 到达机场先找“公安执勤点”或询问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 除身份证号外 记得准备驾驶证/社保卡/户口簿照片任一(电子版也行) ✦ 自助办理需要人脸识别 戴帽子口罩的朋友记得提前“卸妆” ✦ 极端情况:没有其他证件时 报出身份证号码也能通过系统核验 法小云紧急提示 留足提前量!建议比航班起飞时间 至少早2小时到机场 特别是乘坐红眼航班的朋友 请提前拨打机场服务热线确认具体时间 如果遇到工作人员推诿不办理 记住这个投诉口诀: “请您按照《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 协助我办理临时乘机证明” 最后给大家吃颗定心丸: 随着电子身份证普及 现在很多机场直接用手机小程序 3分钟就能生成电子临时证明啦! 不过这个知识点 咱们留到下期详细讲解~
综合 194人阅读
综合
保密协议违约金补偿情况是怎样的?
当老板让你签保密协议的时候,心里会不会冒出各种小问号? 特别是最后那几行密密麻麻的违约金条款,简直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要是哪天不小心说漏嘴了,真的会被公司罚到钱包哭泣吗? 今天就让法小云用三个真实的法庭故事,带你看透违约金背后的秘密。 ▶ 法律说明书 1⃣《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公司可以和劳动者约定保守商业机密,但只能在两种情况下设置违约金: 给员工花钱做了专项技术培训,签了服务期协议(比如培训费5万,约好干满3年) 员工离职后需要遵守竞业限制(比如两年内不能去对手公司上班) 其他情况下(比如把产品方案发给了家人),哪怕协议里写了违约金金额,法院也不会支持公司直接让员工赔钱。 2⃣《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如果员工确实泄露机密并导致公司损失(比如客户被抢走),公司可以要求按照实际损失金额赔偿。这时候就要看公司能不能拿出银行流水、合同解约书这样的铁证了。 ▶ 真实案例放映厅 案例一:用微信传文件赔了15万 程序员老张把公司的游戏代码偷传给下家公司,结果新游戏提前一个月上线。法院发现: •保密协议里的50万违约金无效(未涉及竞业限制) •但公司证明了因此少赚的15万利润 最后判决老张按实际损失赔偿 案例二:朋友圈晒工资单被开除 财务小美把加密的工资表照片发到姐妹群,三个月后全公司薪资在网上泄露。公司虽然开除她合法,但因无法证明具体损失,法院驳回了20万的索赔诉求。 案例三:创业后用前公司技术年入百万 销售总监老王离职后开公司,用老东家的客户名单年赚300万。因签过2年竞业协议且公司每月给补偿金,最后被判返还全部所得利润+支付违约金80万。 📋 遇到问题时生存指南 第一步:仔细看文件 拿到协议时重点看标粗的【违约金】条款,如果写着"泄露任何信息赔年薪三倍",可以直接提出异议——这类条款多数情况下不合法 第二步:留好护身符 •保存每月工资条(证明是否收到竞业补偿金) •工作电脑别存私人文件(防止离职时被查手机) •重要谈话记得录音(比如领导说"这个不用保密") 第三步:法庭保命技 要是已经被公司起诉,可以要求对方提供: •培训费用的财务凭证 •竞业补偿金的打款记录 •泄露行为与损失数额的对应证据 法小云总结 保密协议不是生死状,违约金更像是个「防君子条约」。只要不做故意损害公司的事,偶尔的失误不会让你倾家荡产。当然最安全的办法是——接到可疑需求时,先问行政要一份《员工手册》复印件哦!
综合 81人阅读
综合
如何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骑着电动车接孩子回家却被交警拦下,说超速了要按机动车处罚? 刚买的代步三轮车开上路,结果和其他轿车剐蹭后被判定负全责? 别慌!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的代步工具到底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掰开揉碎讲明白,再也不做马路上的"法盲"! (分割线用三个空格代替) 一、看门道:三条黄金判断标准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咱们抓住这三个关键点就够了: 1. 体重分界线 空车超过55公斤?→这得归机动车管 (就像小孩和大人都用不同的体检标准) 2. 马力警告灯 最大时速超过25公里?→请自觉往机动车队伍靠 (外卖小哥们的改装车最容易被这条逮到) 3. 动力身份证 电动机功率超过400瓦?→这可是正经机动车心脏 (注意看车辆说明书里的技术参数) (分割线用三个空格代替) 二、改装有风险:血淋淋的真实案例 2021年南京法院判过这么个案件:张大爷把电动自行车偷偷改装到35公里/小时,结果撞伤人后被认定按机动车担责,自己垫付的8万块医药费保险公司一分不赔! 2023年郑州中院的最新判决更扎心:王阿姨开着所谓"老年代步车"肇事,结果司法鉴定发现这车时速能飙到50公里,最终按无证驾驶机动车判了刑! (分割线用三个空格代替) 三、自测宝典:三步避免踩雷 1. 掏出手机量体重 新买的电动自行车先看说明书,重点盯住"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动机功率"三个数值 2. 检查合格证暗号 认准印着"GB177612018"字样的合格证,这是新国标的"防伪标签" 3. 拒绝过度改装 千万别为了多拉货给车加装电池,更换电机前要三思 (分割线用三个空格代替) 四、万一被查怎么办?记牢这三个救命动作 ▪️ 现场拍照存证 立即拍摄车辆全貌、铭牌信息、仪表盘时速显示,这都是重要证据 ▪️ 要求检测鉴定 对于交警的判定有异议时,可提出由专业机构进行技术鉴定(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 查看检验记录 如果是在年检后被改装,记得要求查验检测机构是否存在过失 (分割线用三个空格代替) 最后送大家一句口诀: 铁包肉(机动车)要证照 肉包铁(非机动车)限速跑 代步工具不是玩具 安全守法才最可靠 如果您还遇到过其他奇怪案例,欢迎留言告诉法小云~下期咱们就聊聊"平衡车究竟能不能上路"!
综合 111人阅读
综合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究竟是不是24小时? 出门在外突然发现身份证丢了 眼看登机时间一分一秒逼近 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的场面 谁都怕遇到 今天法小云要给大家吃颗定心丸 手把手教你在机场"快速补票" 先划重点: 绝大多数大型机场的临时乘机证明办理点 确实是24小时开放! 但具体情况需要看两点: 1️⃣ 机场是否配备自动办理设备 2️⃣ 人工窗口的值班制度 法条知识铺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规定 公民在遗失身份证的情况下 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为其办理身份证明 《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二十条更明确规定 民航安检机构对未携带身份证件的乘客 在核实身份后应保障正常乘机权利 举个栗子: 2022年北京三中院审理的案件中 王女士因丢失身份证被拒绝登机 后起诉航空公司获赔机票款及精神损失费 法院明确表示机场应提供补救措施 遇到紧急情况三步走 第一步:找蓝色指示牌 直奔公安值班柜台或自助机 多数设置在值机大厅入口或问询处附近 第二步:报三组数字 1.本人身份证号(记不住可以报姓名+户籍地址) 2.当天航班号 3.常用来购票的手机号 第三步:刷脸验证 现在全国联网的人脸识别系统 30秒就能核实身份信息 重要提醒注意看 临时证明长这样↓(此处假设有图示位置) 有效期内可多次使用(一般七天) 纸质凭证记得收好 电子版记得保存手机截图 特殊情况锦囊: ➤ 凌晨红眼航班提前2小时到机场 部分小机场的人工窗口可能值班到23点 ➤ 带户口本/驾驶证可走快速通道 ➤ 小朋友用户口本原件最保险 法律给你的底气 去年新修订的《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办法》 第十条白纸黑字写着: "承运人不得以证件问题 无故拒绝旅客正常乘机需求" 如果遇到工作人员推诿 可以直接要求见值班领导 或者在民航局官网提交投诉 下次出行要是又忘带身份证 记得法小云教你的这几招 保管你顺利通关不误机! (完)
综合 212人阅读
综合
保密协议违约金补偿情况是怎样的?
“保密协议违约金补偿情况是怎样的?” () 大家好,我是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职场人和创业者都可能会踩坑的话题——签了保密协议,万一真违约了,到底要赔多少钱? () 是不是有时候觉得,保密协议上写的“违约金几十万”就像一柄悬在头上的剑?但现实中,真的只要违约了就必须全额赔吗?偷偷告诉你:不一定! () 一、法律怎么说?先理清规则! 关于保密协议违约金的依据,主要看两条法律: 1. 《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4条 员工违反保密义务,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违约金金额可以事先约定,但必须“合理”。 2. 《民法典》第585条 违约金过高或过低的,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损失调整。 简单说:不是协议写多少就一定能赔多少! () 二、违约金到底赔多少?看这两个关键点! () 关键点1:约定的违约金合理吗? 举个例子: 如果公司约定的违约金是“员工年薪的10倍”,法院可能认为不合理,大概率会调低。 但如果违约导致公司实际损失了100万,即使协议只写了赔50万,法院也可能支持按实际损失赔。 关键点2:有没有证据证明损失? 公司想让员工赔钱,必须拿出证据证明实际损失有多大。比如客户流失的数据、研发成本增加的账单等。 () 三、真实案例帮你理解! () 案例1:程序员跳槽泄露代码,被判赔10万 小王和前公司签了保密协议,约定违约金50万。结果他跳槽后用了前公司的代码,导致前公司损失20万。法院最终判决小王赔10万,理由是:违约金远超过实际损失,调整为实际损失的一半。 案例2:合作方泄密,按协议赔30万 某科技公司和外包团队签保密协议,约定违约金30万。外包团队泄露技术方案后,法院直接支持了30万赔偿,因为公司提供了研发投入300万的证据,30万只是10%的损失,属于合理范围。 () 四、遇到天价违约金,怎么办? () 第一步:冷静,别慌! 先看协议里写的是“违约金”还是“损失赔偿”。如果是“违约金”,法律允许你请求法院调低金额。 第二步:保留证据 证明你没有故意泄密(比如聊天记录、工作文件)。 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要求对方拿出实际损失的证据。 第三步:协商或起诉 协商时可以说:“法律支持调整违约金,不如我们按实际损失谈?” 若协商不成,直接起诉,法院会综合考虑协议约定和实际情况判赔。 () 五、签保密协议前,记住3句话! () 1. “数字别乱填” 如果你是员工,看到高额违约金可以和公司协商降低;如果你是老板,别写太夸张,否则法院可能不认。 2. “损失证据要留好” 公司平时就要保存技术研发、客户维护的成本记录,万一出事能快速证明损失。 3. “专业问题问专业的人” 遇到纠纷,别百度自救!赶紧找律师分析协议条款和证据,早咨询少吃亏。 ()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避开保密协议的“雷区”!我是法小云,我们下期见~
综合 213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综合
综合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综合法律服务专题,提供法律咨询、合同审查、纠纷解决、法律维权、风险管理等全面服务,覆盖各类法律需求,为您提供一站式专业法律支持。
综合知识
应对车主拒绝挪车的有效处理方法是什么?
应对车主拒绝挪车的有效处理方法是什么?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遭遇过这样的场景: 急着要开车出门 却发现爱车被别人的车堵得严严实实 打电话请对方挪车时 电话要么无人接听 要么对方不耐烦地说"等会儿" 结果白白耽误了上班、接送孩子甚至就医 这种看起来的"小事"若处理不当 轻则耽误时间影响心情 重则可能引发肢体冲突 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了解 遇到这类情况时真正有效的处理方法 这事儿到底归谁管?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三条规定 违规停放且驾驶人不在现场的车辆 妨碍其他车辆通行时 任何公民都有权向交通管理部门举报 公安机关可以要求车主立即驶离 拒不配合的可依法拖移车辆 这里要注意三个关键点: 1. 必须是违规停放(比如占用消防通道、人行道等) 2. 需要确认当时车上确实没有人 3. 最终决定是否拖车的只能是交管部门 真实案例帮你划重点 2021年北京朝阳法院有个典型判例 王先生的奔驰车堵住小区出口将近三小时 被堵车主报警后车辆被强制拖移 王先生起诉要求赔偿"违规拖车"造成的损失 结果法院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 判决其承担全部拖车费用 还因其耽误消防通道被另处罚款 遇到拒挪车分步处理指南 第一步:冷静取证 绕着对方车辆走一圈 用手机拍摄这些细节: 车牌号清晰特写 车辆停放位置全景(要拍到禁止停车标志或黄线) 车内是否留有挪车电话 阻碍通行的现场状况 这些能成为后续处理的重要证据 第二步:尝试联系 通过这三个渠道找车主: 1. 前挡风玻璃处的挪车电话 2. 拨打114转接挪车服务(报车牌和地点) 3. 通过"交管12123"APP的一键挪车功能 第三步:升级处理 如果30分钟内都没有回应 直接拨打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 接线员可能这样询问: "您现在什么位置?" "对方车牌号是多少?" "有没有影响公共安全或紧急通道?" 记得如实回答并提供前期拍摄的证据 第四步:特殊情况的处理 若遇到这些情况要立即报警 挡住120急救车/消防车通道 存在漏油/冒烟等危险状况 对方司机出现酒驾嫌疑时 需要特别注意的禁区 有些看似解气的方式千万别尝试: ❌ 用502胶水堵锁眼 ❌ 划伤车身或扎轮胎 ❌ 往排气孔塞钢丝球 这些行为可能涉嫌故意毁坏财物 反而要承担赔偿责任 法小云提醒 处理这类事件时记住三要三不要: 要全程保留证据 要及时寻求公力救济 要保持适度克制 不要与对方发生肢体冲突 不要采取任何报复行为 不要现场发生财物损坏 停车纠纷看似平常 但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公共秩序的权利 更要用合法途径来主张权利 毕竟最终解决问题的是法律 而不是谁的声音更大 现在不妨打开您的手机 检查是否下载了"交管12123"APP 提前录入车辆信息 遇到紧急情况时 一键操作可比现场吵架有效率多啦
综合274人阅读
关于持续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关于持续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关于持续侵权行为的诉讼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被侵权5年后还能讨回公道吗? 开头:你可能遇到过这种事…… 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小摊天天放网络神曲,一放就是五年。第五年你才发现,对方用的竟然全是盗版音乐!这时候你气愤又纠结: “侵权行为持续这么久,现在起诉还来得及吗?” 别着急,“法小云”今天就告诉大家:遇到持续侵权别怕手软,法律早给你留了维权的后路! 一、法律怎么说? 根据《民法典》第190条: “侵权行为处于持续状态的,诉讼时效期间自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 简单来说: 如果有人对你侵权的行为一直没停过,哪怕已经过去3年、5年甚至更久,只要侵权行为一终止,你还能在接下来的3年内起诉! 举个真实案例: 2019年,某企业发现竞争对手从2013年起持续冒用自家商标,2021年起诉后,法院全额支持了8年的侵权赔偿。判决理由是——侵权行为到2020年才终止,时效从2020年开始算,完全在3年时效期内。 千万别混淆: (1)侵权行为已结束的:时效从结束当天开始算3年 (2)侵权行为仍在持续的:随时可以起诉,哪怕已持续几十年 例外情况要当心: 如果权利受损已满20年(自侵权行为发生之日起),即便侵权行为仍在继续,法院也不再保护。(《民法典》第188条第二款) 二、你的维权攻略 第一步:保存证据链 • 证明侵权存在:邻居违建挡住了你家阳光?每天拍照录像! • 证明持续时间:保存最早的侵权证明,例如购房合同日期、微信催告记录 • 证明实际损失:电费单突然暴涨?医院开具的噪音影响健康证明 第二步:及时主张权利 只要发现有人侵权,立刻采取行动: ✓ 发送律师函(留存快递单) ✓ 向物业/村委/城管等投诉(索要书面回执) ✓ 通过微信等渠道正式告知对方(聊天记录别删) 这些行为既能中断诉讼时效,还能作为维权证据! 小技巧: 若是担心对方耍赖,可每隔半年通过微信发一次“请立即停止XX行为”的消息,诉讼时效每次都会重新计算哦~ 第三步:遇到复杂情况?律师这样做 • 持续侵权中途停止过:时效从最后一次侵权行为发生日重新算 • 赔偿金额难确定:可先起诉要求停止侵权,后续再另案主张赔偿 • 涉及人身伤害:例如长期遭受家庭暴力,即便超过三年,只要能证明持续状态,仍可主张赔偿 最后提醒: 别被“拖时间”的套路吓倒!只要保存好证据链,即便侵权行为持续十年,法律依旧能为你撑腰。毕竟,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因为时效而缺席。 ——遇到困境别自己扛,随时找法小云聊聊天,法律世界里,你永远有翻盘的机会!
综合101人阅读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忘带身份证别慌,这份攻略帮你赶上飞机 亲爱的读者朋友,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拎着行李箱冲向机场,摸口袋时突然心里一凉,手停在空中那个装身份证的位置… 别怕,法小云今天就用最通俗的语言告诉大家:深夜忘带身份证到底能不能上飞机?小板凳搬好,听法小云慢慢和你说~ [先说结论] 大部分省会城市的大型机场都提供24小时办理服务!但有些小机场夜间可能暂停办理,具体要看您所在机场哦。 [法律规定长啥样] 根据《民用航空法》第六十二条,乘坐飞机必须“核对旅客身份证件”;但《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也明确:“因急需乘坐飞机等特殊需要,可申请领取临时身份证件”。 用大白话翻译就是:法律给咱们开了“紧急通道”,但具体操作要看各机场细则。 [法院怎么说] • 2021年杭州某旅客凌晨2点到达机场,通过24小时窗口5分钟办理临时证明顺利登机 • 2019年某三线城市机场因为夜间无人值班,旅客起诉索赔误机损失,法院最终判决“机场已设置明显提示牌,不承担赔偿责任” 这说明:遇到特殊情况时,咱们既有法律撑腰,也要提前做好准备呀! [手把手教你操作] 第一步:抬头找指示牌 直接冲向机场公安执勤点或“临时乘机证明办理窗口”(通常在出发大厅问讯台旁) 第二步:备齐三件套 1⃣ 本人户口本/驾驶证/社保卡(有照片的证件) 2⃣ 手机里的电子身份证(如果有的话) 3⃣ 报得出身份证号就够用! 第三步:填表+拍照 现场填写《临时乘机证明申请表》,有些机场会当场拍照核验 第四步:领证登机 审核通过后,会拿到纸质版《临时乘机证明》(有效期715天不等) [特别注意] ⏰ 虽然叫“临时”,但办理过程大约需要10分钟,建议提前2.5小时到机场 🌃 非24小时机场建议先拨打12345市民热线查询值班时间 ✈️ 临时证明只能坐飞机用哦,不能用来住酒店! [法小云掏心窝] 建议大家出行前把身份证和手机/背包用挂绳绑在一起(亲测防丢小妙招),如果实在遇到紧急情况,记住这组数字:提前拨打机场服务热线(各机场官网都能查到),很多工作人员会为你延长值机时间~ 转发给经常丢三落四的朋友吧!下次在机场看到有人抓耳挠腮找身份证,请帅气地甩出这篇文章~ (法小云悄悄说:其实电子身份证也能坐飞机,具体教程点赞过千就安排!)
综合95人阅读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身份证丢了慌不慌?三招教你赶飞机不误事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 你拖着行李箱冲到机场,一摸口袋:完了!身份证没带! 航班还有两小时起飞,冷汗瞬间打湿后背……这时候你突然想起来:听说有机场临时身份证?但现在天还没亮,能办吗?是不是24小时都能办? 别慌!法小云今天就陪你聊聊这个「救命服务」的法律门道,再教你三招应急秘籍。 法律说:临时身份证明必须有,但时间呢?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规定,公民在急需使用身份证时,可向公安机关申请临时身份证明。而民航局发布的《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第二十九条更是明确规定,未携带身份证件的旅客,经核验身份信息后可办理临时乘机证明。 但注意了!法律没直接说「机场必须24小时办理」,具体要看机场的规定哦。 国内常见机场办理时间一览 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 ✅24小时不打烊(警务室和自助机都可用) 成都双流机场、杭州萧山机场: ⏰人工窗口约07:0022:00,自助机24小时 中小型机场建议提前电话确认(比如拨打114转接机场派出所) 真实案例:半夜三点也能飞吗? 2021年李女士在郑州新郑机场遗失证件,凌晨1点通过安检口旁的临时办理机刷脸打印证明,全程只用了2分钟。而2019年张先生在某三线城市机场深夜到达时,因人工窗口关闭且无自助机,最终改签了航班——法院后续判决认为,这种情况不算航空公司违约,但机场应在显著位置提示办理时间。 忘带身份证三步急救法 第一招:立刻冲向「机场派出所/警务室」 别管值机柜台!直接去安检区附近的公安执勤点 所需材料: 带户口本/驾照/社保卡(有照片的证件更好) 都没带?手机里的证件照片/电子身份证也行 (偷偷说:实在什么都没有,能背出身份证号+报出户籍地址也能办) 第二招:手机提前10分钟备份 登录「民航临时乘机证明」小程序 刷脸填写信息→生成二维码→全程免费 ⚠️注意:二维码有效期15天,仅限当次航班使用 第三招:赶不上飞机怎么办? 如果因办理证明误机,建议立刻: 1. 联系航空公司说明情况(留录音/聊天记录) 2. 要求改签最近航班(通常可免改签费) 3. 保留临时证明办理凭证,后续申诉可能用到 法小云特别提醒: 临时证明只能坐飞机用! ⚠️不能住酒店/办银行卡/考试等 ⚠️有效期最长15天,超过需重新办理 结尾小唠叨: 现在就把身份证塞进背包内层吧! 如果这篇文章帮你省下改签费, 欢迎转发给常出差的朋友们~ 法律永远是你的Plan B,但Plan A永远是——出门前拍一拍口袋确认三遍!
综合238人阅读
居民小区发生火灾,责任赔偿应该找谁?
居民小区发生火灾,责任赔偿应该找谁?
居民小区发生火灾 责任赔偿到底该找谁赔偿? 先讲一个可能大家都见过的场景—— 晚上在家刷手机,突然闻到焦糊味 推开窗发现隔壁楼浓烟滚滚 消防车乌拉乌拉地往小区里赶 这时候除了关心安全问题 很多人心里还会犯嘀咕: 要是烧到我家的东西,该找谁赔? 今天法小云就来说说这件事 简单的电梯直达版 ↓↓↓ 谁的责任谁赔偿 ↓ 查清楚起火原因最关键 ↓ 常见情形分为四类 (举着大喇叭逐一讲解) 第一种情况:有人捣乱 邻居家熊孩子玩打火机烧了沙发 楼下大爷在楼道堆旧报纸引燃火星 租客忘关煤气灶导致爆炸 该找谁赔? 直接找引发火灾的人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165条 “因为过错侵害他人财产,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举个案子:2021年杭州某小区租客改装电路引发火灾,法院判决租客赔偿楼上楼下共7户损失 第二种情况:天灾意外 雷劈中老树引发火情 台风天电线短路起火 谁来背锅? 如果找不到具体责任人 受损业主可以申请住宅火灾保险赔付(没买保险的只能自己扛) 法律依据:《消防法》第十八条 “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如果物业没尽到维护责任(比如消火栓没水)也要担责 第三种情况:物业偷懒 消防通道堆满电动车 灭火器过期三年没换 发现火情后保安睡大觉不报警 重点来了! 物业要承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去年成都某小区就因为消防通道被堵耽误救火 法院判决物业公司承担30%赔偿责任 第四种情况:开发商埋雷 新建小区用劣质电缆 精装房燃气管道安装不合格 这类隐蔽问题造成火灾的话 业主可以拿着购房合同找开发商索赔 法律依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 设计缺陷或材料不合格导致的损害 生产者和销售者要连带着赔 遇到火灾三步自救指南 1⃣ 先保命别管钱 立刻拨打119(别发朋友圈!) 2⃣ 拍视频留证据 对着过火位置和受损物品拍全景 存好维修发票、购物小票 3⃣ 三步锁定责任人 先看消防部门《火灾事故认定书》 再查小区监控/目击证人 最后对照前面四种情形对号入座 最后的碎碎念: 处理这类纠纷最怕两件事—— 要么和邻居撕破脸对骂 要么被物业踢皮球敷衍 记住法小云的私房话: 带着认定书和损失清单 先找社区调解委员会聊 如果对方死不认账 直接去法院递诉状 (诉讼费最后能让败诉方掏) 希望大家永远用不上这些知识 但万一遇到火情 千万别忘了今天这篇干货 我是和你一起学法的小云 遇到法律问题就拍拍我~
综合130人阅读
机场办理临时身份证服务时间有哪些限制?
机场办理临时身份证服务时间有哪些限制?
大家有没有经历过这种“心跳时刻”? 赶飞机一路狂奔到机场,换登机牌时突然发现——身份证不见了!这时候你大概率会摸遍全身口袋 翻烂背包夹层 甚至想现场表演个“时间倒流魔法”…… 别慌!其实全国大部分机场都有“临时身份证办理服务” 但这个服务不是24小时营业的 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看懂里面的门道 先看法律规定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公民在急需使用居民身份证时,可以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 而《民用航空法》配套规则里明确 机场公安要为旅客核实身份提供便利 简单来说: 你有权在机场办理临时身份证明登机 但具体执行要看每个机场的规定 真实案例提醒 2021年北京某乘客因为堵车,21:55到达首都机场 当时T3航站楼办证柜台已结束服务 最终没能登上22:30的航班 法院审理认为 机场公安按公示时间18:00停止办理服务并无违规 乘客需自行承担误机责任 重点来了!机场办证时间三大规律 1. 多数大型机场全天可办 像广州白云、上海浦东这类枢纽机场 人工窗口跟着最后一班航班走 基本24小时都有人值班 2. 中小型机场看航班时段 每天最早航班起飞前2小时开放 最晚航班结束后1小时关闭 比如某机场最晚航班是23:00 那办证窗口大约开到24:00 3. 自助机器是新帮手 北京大兴等新建机场设置了自助办理机 这类机器一般从早6点工作到晚24点 操作指南(建议收藏) ✦ 到达机场先找“公安执勤点”或询问穿制服的工作人员 ✦ 除身份证号外 记得准备驾驶证/社保卡/户口簿照片任一(电子版也行) ✦ 自助办理需要人脸识别 戴帽子口罩的朋友记得提前“卸妆” ✦ 极端情况:没有其他证件时 报出身份证号码也能通过系统核验 法小云紧急提示 留足提前量!建议比航班起飞时间 至少早2小时到机场 特别是乘坐红眼航班的朋友 请提前拨打机场服务热线确认具体时间 如果遇到工作人员推诿不办理 记住这个投诉口诀: “请您按照《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二条 协助我办理临时乘机证明” 最后给大家吃颗定心丸: 随着电子身份证普及 现在很多机场直接用手机小程序 3分钟就能生成电子临时证明啦! 不过这个知识点 咱们留到下期详细讲解~
综合194人阅读
保密协议违约金补偿情况是怎样的?
保密协议违约金补偿情况是怎样的?
当老板让你签保密协议的时候,心里会不会冒出各种小问号? 特别是最后那几行密密麻麻的违约金条款,简直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要是哪天不小心说漏嘴了,真的会被公司罚到钱包哭泣吗? 今天就让法小云用三个真实的法庭故事,带你看透违约金背后的秘密。 ▶ 法律说明书 1⃣《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公司可以和劳动者约定保守商业机密,但只能在两种情况下设置违约金: 给员工花钱做了专项技术培训,签了服务期协议(比如培训费5万,约好干满3年) 员工离职后需要遵守竞业限制(比如两年内不能去对手公司上班) 其他情况下(比如把产品方案发给了家人),哪怕协议里写了违约金金额,法院也不会支持公司直接让员工赔钱。 2⃣《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 如果员工确实泄露机密并导致公司损失(比如客户被抢走),公司可以要求按照实际损失金额赔偿。这时候就要看公司能不能拿出银行流水、合同解约书这样的铁证了。 ▶ 真实案例放映厅 案例一:用微信传文件赔了15万 程序员老张把公司的游戏代码偷传给下家公司,结果新游戏提前一个月上线。法院发现: •保密协议里的50万违约金无效(未涉及竞业限制) •但公司证明了因此少赚的15万利润 最后判决老张按实际损失赔偿 案例二:朋友圈晒工资单被开除 财务小美把加密的工资表照片发到姐妹群,三个月后全公司薪资在网上泄露。公司虽然开除她合法,但因无法证明具体损失,法院驳回了20万的索赔诉求。 案例三:创业后用前公司技术年入百万 销售总监老王离职后开公司,用老东家的客户名单年赚300万。因签过2年竞业协议且公司每月给补偿金,最后被判返还全部所得利润+支付违约金80万。 📋 遇到问题时生存指南 第一步:仔细看文件 拿到协议时重点看标粗的【违约金】条款,如果写着"泄露任何信息赔年薪三倍",可以直接提出异议——这类条款多数情况下不合法 第二步:留好护身符 •保存每月工资条(证明是否收到竞业补偿金) •工作电脑别存私人文件(防止离职时被查手机) •重要谈话记得录音(比如领导说"这个不用保密") 第三步:法庭保命技 要是已经被公司起诉,可以要求对方提供: •培训费用的财务凭证 •竞业补偿金的打款记录 •泄露行为与损失数额的对应证据 法小云总结 保密协议不是生死状,违约金更像是个「防君子条约」。只要不做故意损害公司的事,偶尔的失误不会让你倾家荡产。当然最安全的办法是——接到可疑需求时,先问行政要一份《员工手册》复印件哦!
综合81人阅读
如何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如何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骑着电动车接孩子回家却被交警拦下,说超速了要按机动车处罚? 刚买的代步三轮车开上路,结果和其他轿车剐蹭后被判定负全责? 别慌!其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的代步工具到底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掰开揉碎讲明白,再也不做马路上的"法盲"! (分割线用三个空格代替) 一、看门道:三条黄金判断标准 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咱们抓住这三个关键点就够了: 1. 体重分界线 空车超过55公斤?→这得归机动车管 (就像小孩和大人都用不同的体检标准) 2. 马力警告灯 最大时速超过25公里?→请自觉往机动车队伍靠 (外卖小哥们的改装车最容易被这条逮到) 3. 动力身份证 电动机功率超过400瓦?→这可是正经机动车心脏 (注意看车辆说明书里的技术参数) (分割线用三个空格代替) 二、改装有风险:血淋淋的真实案例 2021年南京法院判过这么个案件:张大爷把电动自行车偷偷改装到35公里/小时,结果撞伤人后被认定按机动车担责,自己垫付的8万块医药费保险公司一分不赔! 2023年郑州中院的最新判决更扎心:王阿姨开着所谓"老年代步车"肇事,结果司法鉴定发现这车时速能飙到50公里,最终按无证驾驶机动车判了刑! (分割线用三个空格代替) 三、自测宝典:三步避免踩雷 1. 掏出手机量体重 新买的电动自行车先看说明书,重点盯住"整车质量""最高车速""电动机功率"三个数值 2. 检查合格证暗号 认准印着"GB177612018"字样的合格证,这是新国标的"防伪标签" 3. 拒绝过度改装 千万别为了多拉货给车加装电池,更换电机前要三思 (分割线用三个空格代替) 四、万一被查怎么办?记牢这三个救命动作 ▪️ 现场拍照存证 立即拍摄车辆全貌、铭牌信息、仪表盘时速显示,这都是重要证据 ▪️ 要求检测鉴定 对于交警的判定有异议时,可提出由专业机构进行技术鉴定(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 查看检验记录 如果是在年检后被改装,记得要求查验检测机构是否存在过失 (分割线用三个空格代替) 最后送大家一句口诀: 铁包肉(机动车)要证照 肉包铁(非机动车)限速跑 代步工具不是玩具 安全守法才最可靠 如果您还遇到过其他奇怪案例,欢迎留言告诉法小云~下期咱们就聊聊"平衡车究竟能不能上路"!
综合111人阅读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是否全天候?
机场临时身份证办理时间究竟是不是24小时? 出门在外突然发现身份证丢了 眼看登机时间一分一秒逼近 手心冒汗心跳加速的场面 谁都怕遇到 今天法小云要给大家吃颗定心丸 手把手教你在机场"快速补票" 先划重点: 绝大多数大型机场的临时乘机证明办理点 确实是24小时开放! 但具体情况需要看两点: 1️⃣ 机场是否配备自动办理设备 2️⃣ 人工窗口的值班制度 法条知识铺 根据《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五条规定 公民在遗失身份证的情况下 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为其办理身份证明 《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第二十条更明确规定 民航安检机构对未携带身份证件的乘客 在核实身份后应保障正常乘机权利 举个栗子: 2022年北京三中院审理的案件中 王女士因丢失身份证被拒绝登机 后起诉航空公司获赔机票款及精神损失费 法院明确表示机场应提供补救措施 遇到紧急情况三步走 第一步:找蓝色指示牌 直奔公安值班柜台或自助机 多数设置在值机大厅入口或问询处附近 第二步:报三组数字 1.本人身份证号(记不住可以报姓名+户籍地址) 2.当天航班号 3.常用来购票的手机号 第三步:刷脸验证 现在全国联网的人脸识别系统 30秒就能核实身份信息 重要提醒注意看 临时证明长这样↓(此处假设有图示位置) 有效期内可多次使用(一般七天) 纸质凭证记得收好 电子版记得保存手机截图 特殊情况锦囊: ➤ 凌晨红眼航班提前2小时到机场 部分小机场的人工窗口可能值班到23点 ➤ 带户口本/驾驶证可走快速通道 ➤ 小朋友用户口本原件最保险 法律给你的底气 去年新修订的《航空运输旅客服务管理办法》 第十条白纸黑字写着: "承运人不得以证件问题 无故拒绝旅客正常乘机需求" 如果遇到工作人员推诿 可以直接要求见值班领导 或者在民航局官网提交投诉 下次出行要是又忘带身份证 记得法小云教你的这几招 保管你顺利通关不误机! (完)
综合212人阅读
保密协议违约金补偿情况是怎样的?
保密协议违约金补偿情况是怎样的?
“保密协议违约金补偿情况是怎样的?” () 大家好,我是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职场人和创业者都可能会踩坑的话题——签了保密协议,万一真违约了,到底要赔多少钱? () 是不是有时候觉得,保密协议上写的“违约金几十万”就像一柄悬在头上的剑?但现实中,真的只要违约了就必须全额赔吗?偷偷告诉你:不一定! () 一、法律怎么说?先理清规则! 关于保密协议违约金的依据,主要看两条法律: 1. 《劳动合同法》第23条、第24条 员工违反保密义务,用人单位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违约金金额可以事先约定,但必须“合理”。 2. 《民法典》第585条 违约金过高或过低的,法院可以根据实际损失调整。 简单说:不是协议写多少就一定能赔多少! () 二、违约金到底赔多少?看这两个关键点! () 关键点1:约定的违约金合理吗? 举个例子: 如果公司约定的违约金是“员工年薪的10倍”,法院可能认为不合理,大概率会调低。 但如果违约导致公司实际损失了100万,即使协议只写了赔50万,法院也可能支持按实际损失赔。 关键点2:有没有证据证明损失? 公司想让员工赔钱,必须拿出证据证明实际损失有多大。比如客户流失的数据、研发成本增加的账单等。 () 三、真实案例帮你理解! () 案例1:程序员跳槽泄露代码,被判赔10万 小王和前公司签了保密协议,约定违约金50万。结果他跳槽后用了前公司的代码,导致前公司损失20万。法院最终判决小王赔10万,理由是:违约金远超过实际损失,调整为实际损失的一半。 案例2:合作方泄密,按协议赔30万 某科技公司和外包团队签保密协议,约定违约金30万。外包团队泄露技术方案后,法院直接支持了30万赔偿,因为公司提供了研发投入300万的证据,30万只是10%的损失,属于合理范围。 () 四、遇到天价违约金,怎么办? () 第一步:冷静,别慌! 先看协议里写的是“违约金”还是“损失赔偿”。如果是“违约金”,法律允许你请求法院调低金额。 第二步:保留证据 证明你没有故意泄密(比如聊天记录、工作文件)。 如果对方狮子大开口,要求对方拿出实际损失的证据。 第三步:协商或起诉 协商时可以说:“法律支持调整违约金,不如我们按实际损失谈?” 若协商不成,直接起诉,法院会综合考虑协议约定和实际情况判赔。 () 五、签保密协议前,记住3句话! () 1. “数字别乱填” 如果你是员工,看到高额违约金可以和公司协商降低;如果你是老板,别写太夸张,否则法院可能不认。 2. “损失证据要留好” 公司平时就要保存技术研发、客户维护的成本记录,万一出事能快速证明损失。 3. “专业问题问专业的人” 遇到纠纷,别百度自救!赶紧找律师分析协议条款和证据,早咨询少吃亏。 () 希望这篇文章能帮你避开保密协议的“雷区”!我是法小云,我们下期见~
综合213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