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权益专题
法驻云消费权益专题,提供消费者维权、退换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欺诈赔偿等知识,帮助您了解消费权益,解决消费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20000+篇专题内容
消费权益知识
消费权益
消费者售后维权,遇到推脱责任如何处理?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问题——买的东西出问题了,商家却像踢皮球一样推卸责任,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空一行) 先举个栗子:小美网购的吹风机刚用两次就冒烟,客服却说"超过7天不退货";老王在实体店买的电饭煲煮不熟饭,老板却怪他"操作不当"。这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是不是让你气得想拍桌子? (空一行) 别急!咱们的法律武器库里可是藏着"三把尚方宝剑"呢: (空一行) 第一把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24条白纸黑字写着:商品有质量问题,七日内可以无理由退换,超过七日也能要求修理/更换,商家敢推脱就是违法! 第55条更厉害——要是商家故意欺骗,除了退钱还要赔三倍损失!比如某地法院就判过,某网店用翻新手机冒充新机,最后赔了买家三倍价钱。 (空一行) 第二把剑:《产品质量法》 第40条明确规定,产品有缺陷就得赔!去年就有个典型案例:某品牌净水器漏水泡坏地板,法院判商家不仅要换新机器,还要赔偿地板损失。 (空一行) 第三把剑:《民法典》合同编 第577条说好了,商家不履行义务就得担责。就像前阵子有个案子,健身房收了年费却突然关门,法院判决必须全额退费还要赔偿。 (空一行) 遇到商家耍赖别慌张,跟着法小云的四步走: 1. 证据保存术 购物小票别乱扔,快递单号要截图 商品瑕疵拍视频,聊天记录存云端 (小贴士:重要对话记得录屏保存哦) 2. 温柔"攻心计" 先找店铺负责人,心平气和说诉求 记得录音留证据,微信沟通别删记录 (举个栗子:"王经理,您看这手机充电口都烧黑了,咱们按消法处理可以吗?") 3. 放大招投诉 拨打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 上传证据写清楚,监管部门会出手 (某市市场监管部门去年就帮消费者追回200多万赔偿呢) 4. 终极法律战 准备好起诉状、证据材料去法院 诉讼费不用怕,胜诉后由败诉方承担 (某地法院有个经典判例:消费者花500元起诉,最后获赔8000元) (空一行) 最后法小云提醒大家:维权时效要注意!普通商品纠纷要在发现问题3年内主张,如果是房屋汽车等大件,最长保护期有10年哦~ (空一行) 以上就是关于"消费者售后维权,遇到推脱责任如何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类似问题发愁,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待命,马上为你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无论是证据收集指导还是法律文书代写,总有一位懂你的律师在等你~
消费权益 173人阅读
消费权益
价格欺诈行为举报途径有哪些?消费者如何操作?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实用的话题——买东西被坑了怎么办?价格欺诈这种事儿啊,就像超市里标着“特价10元”结果结账变20元,真是让人又气又无奈! 不过别担心,今天小云就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对付这种“价格刺客”,咱们不仅要学会保护钱包,还要让不良商家知道咱们消费者可不是好欺负的~ 法律武器库。 咱们国家有两部法律是专门保护咱们的: 1.《价格法》第14条:商家要是虚构原价、虚假打折,或者标价和实际收钱不一样,都属于价格欺诈!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遇到价格欺诈,咱们不仅能要回多付的钱,还能让商家赔3倍损失!(要是赔的钱不到500元,直接按500元算) 真实案例看这里。 去年杭州有家服装店把原价399元的大衣虚构成原价999元,再打4折卖399元。最后被市场监管局罚款5万元,还要给消费者退一赔三呢! 实战操作指南。 遇到价格欺诈别急着吵架,三步走稳稳维权: 第一步:固定证据(1分钟内完成) √ 马上拍下价签和付款记录 √ 保留商品实物或小票 √ 有店员承认问题的录音更好 第二步:现场维权(3句话搞定) 1. "这标价和实际收费不一致,能解释下吗?" 2. "根据《价格法》第14条,这属于价格欺诈" 3. "麻烦您现在按标价结算,否则我要投诉" 第三步:五大举报途径任选 1. 电话出击:直接拨12315或12345(24小时有人接) 2. 微信小程序:搜索"全国12315平台"-我要投诉-填写商家信息和证据 3. 电脑操作:登录www.12315.cn官网提交材料 4. 现场举报:找到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局(地图搜"XX区市场监管局") 5. 法院起诉: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就能立案(适合索赔金额大的情况) 举报材料清单。 ✓ 商家名称和具体地址 ✓ 本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 ✓ 价格欺诈证据(3张以上不同角度照片) ✓ 付款凭证(电子账单要带商户名称) ✓ 事情经过说明(200字左右,写清时间地点经过) 小贴士:提交投诉后记得截图保存查询码,通常3个工作日内就会有回复啦! 常见问题解答。 Q:网上买的商品能投诉吗? A:当然可以!在哪买的就找当地监管部门,比如在杭州买的就联系杭州市场监管局 Q:商家耍赖不承认怎么办? A:立即拨打110!警察虽然不管经济纠纷,但可以帮忙调取监控证据 Q:过了好几天才发现被坑? A:只要在消费后6个月内都可以投诉,不过越早处理越好哦 以上就是关于价格欺诈行为举报途径有哪些?消费者如何操作?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自动匹配最擅长处理价格纠纷的律师,无论是写投诉信还是准备起诉材料,都能手把手教您操作,让您的维权之路更顺畅~
消费权益 215人阅读
消费权益
消费者遇到售后推脱责任该如何应对?
哈喽大家好呀,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每个消费者都可能遇到的糟心事——刚买的手机用了三天就黑屏,网购的衣服破了个洞,商家却像踢皮球一样推卸责任,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别急!咱们先记住这句话:法律早就给消费者撑腰啦!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明确说:网购商品七天内可以无理由退货(生鲜定制等特殊商品除外),实体店购买的商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商家必须负责修理、换货或退货。 2. 《民法典》第582条补充说明:如果商品不符合约定,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承担修理、重做、更换或赔偿损失等责任。 真实案例看这里。 去年有个小姐姐网购冰箱,结果冷藏室漏水把地板泡坏了。商家说"这是安装问题不归我们管",法院最后判商家赔了2万元!法官说:商家没明确告知安装注意事项,就得承担责任!(案例来源:2022年浙江某基层法院判决) 手把手教你维权。 第一步:保存所有证据 - 拍下商品问题的视频(要拍到快递单号/购物小票) - 保留客服聊天记录(别删对话框!) - 记下商家推脱的具体话术(比如"超过三天不负责") 第二步:有理有据沟通 直接告诉客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我有权要求退换货,如果今天不能解决,我会向12315投诉并留存法律追诉权利。" 第三步:三大渠道发力 1. 拨打12315热线(记得加区号) 2. 在全国12315平台官网提交投诉(上传证据包) 3. 通过微信小程序"12315"一键投诉 第四步:终极法律武器 如果商家特别难缠,带着这些材料去法院起诉: ① 起诉状(写明要求赔偿金额) ② 购物凭证复印件 ③ 商品问题证据 ④ 沟通记录截图 特别提醒。 网购平台都有"先行赔付"服务,遇到推脱可以直接找平台客服,他们最怕店铺被扣保证金! 以上就是关于【消费者遇到售后推脱责任该如何应对?】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着急,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推荐最合适的法律顾问,一对一解答您的疑问,手把手教您维护权益!
消费权益 196人阅读
消费权益
商家在订单未发货前取消订单是否合法?法律对此有何规定?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网购时最让人心塞的情况——好不容易抢到优惠商品,一觉睡醒却发现商家悄悄取消了订单!这种操作到底合不合法呢?快搬好小板凳听我慢慢说~ 先讲个真实故事。 去年双十一,小王熬夜抢到半价烤箱,结果三天后收到短信:"因库存不足订单取消"。商家轻飘飘一句话,小王却要重新花双倍价钱购买。这种经历你是不是也遇到过? 法律怎么说。 其实商家可不是想取消就能取消的!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和《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消费者成功下单并付款时,这份电子合同就已经生效啦。 简单来说就是: 1. 商家擅自取消订单=单方面撕毁合同 2. 除非出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 3. 否则必须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判例看分明。 2021年杭州互联网法院有个典型案例:某店铺标错价格后取消200多单,最终被判按承诺价格发货。法院明确指出"商家应对其失误承担责任",这个判决可是给咱们消费者撑了腰! 遇到这事怎么办?。 别急着上火!法小云教你四步维权法: 第一步:完整截图 订单详情页、付款凭证、取消通知统统保存,记得要带时间戳的完整截图 第二步:联系客服 通过平台官方渠道沟通,要求书面说明取消原因(聊天记录也是证据!) 第三步:拨打12315 如果24小时内得不到合理解释,直接向平台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第四步:起诉准备 对于金额超500元的商品,可以整理证据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现在手机小程序就能操作哦) 特殊情况要留意。 如果是商家明确标注"预售商品"或"7天后发货",这种情况通常不算违约。但普通商品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商家还是不能随意取消订单哒~ 以上就是关于"商家在订单未发货前取消订单是否合法?法律对此有何规定?"的详细解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千万别默默吃亏!点击下方咨询按钮,立刻会有专业律师帮你分析案情,10万律师在线待命,一定能找到最适合你的法律解决方案~ 法小云悄悄话:法律就像网购的运费险,平时用不上,关键时刻能守护我们的权益呢!
消费权益 160人阅读
消费权益
消费者遇到购物网站加价购欺诈如何维权?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满心欢喜地在购物网站参加“加价购”活动,比如买个手机加9.9元送充电头,结算时却发现价格偷偷变高,或者赠品压根没发货?明明是想薅商家的羊毛,结果反被商家“套路”了…… 别慌!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遇到这种“加价购欺诈”该怎么维权! 法律武器库:你的权益有法撑腰。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商家玩“加价购”套路,可是违法操作!主要涉及两部法律: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第八条。:你有权知道商品价格、赠品详情,商家必须说清楚! - 第十条。:交易要公平!商家不能玩文字游戏坑你钱。 - 第五十五条。:如果商家故意欺诈,你可以要求“退一赔三”(比如被骗100元,最多能拿回400元)。 2. 《电子商务法》。 - 第十七条。:商品页面必须写清价格、赠品规则,不能隐藏“附加条件”。 - 第四十九条。:只要下单成功,商家就不能随便改规则或取消订单! 真实案例:法律真的管用!。 案例一。:小李在某平台看到“加19元换购耳机”,下单后商家却说“耳机缺货”,只退19元。法院判决:商家隐瞒真实情况属于欺诈,最终赔偿小李500元。 案例二。:王女士参加“满999元加1元送电饭煲”活动,收货后没收到赠品。经消费者协会调解,商家不仅补发电饭煲,还额外补偿100元。 维权四步走:手把手教你拿回血汗钱。 第一步:保存证据。 - 截图活动页面(带时间、商品详情)。 - 录屏操作过程(从加购到结算的全流程)。 - 保存订单详情、付款记录、客服聊天记录。 第二步:先找商家协商。 直接联系客服,语气坚定但礼貌: “我在X月X日参加贵店的加价购活动(附截图),实际支付时价格/赠品与宣传不符,请按承诺履行,否则我将向监管部门投诉。” 第三步:投诉渠道。 若商家不处理,分情况“出招”: - 价格欺诈。:打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网站投诉。 - 电商平台活动。:同步找平台客服举报(比如某猫、某东的“交易纠纷”入口)。 - 紧急情况。:直接联系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书面材料。 第四步:法院起诉(大招慎用)。 如果涉及金额大(比如超过5000元),或商家态度恶劣,可到商家所在地法院起诉。起诉书模板在法院官网就能下载,诉讼费一般50-100元(胜诉后由商家承担)。 小云贴心提示。 遇到套路别忍气吞声!哪怕只多收10块钱,也要较真——你的每一次维权,都在让消费环境变得更干净。 以上就是关于【消费者遇到购物网站加价购欺诈如何维权?】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立刻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帮手,一对一解答你的困惑,助你快速维权成功! (法小云原创,转载需授权)
消费权益 182人阅读
消费权益
临期食品退货政策是怎样的?消费者如何操作?
临期食品退货政策是怎样的?消费者如何操作?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实用的话题——买回家的临期食品能不能退?怎么退?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超市打折买了一堆快过期的零食,回家发现味道不对,或者根本来不及吃完就过期了。这时候心里肯定犯嘀咕:这能退货吗?商家会认账吗?别急,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一说! 。** 一、法律给咱们的底气在哪里?。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如果买到的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或者换货。注意哦!这里的关键是“质量要求”——哪怕食品还在保质期内,但如果已经变质、发霉或者包装破损,商家必须负责。 再来看《食品安全法》第34条,明确禁止销售“超过保质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也就是说,如果商家卖的是临期食品但还没过期,而食品本身没问题,可能不支持退货;但如果食品在保质期内就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绝对有权维权! 。** 二、真实案例长这样。 2021年有个特别典型的案子:张女士在某超市买了打折的临期饼干,结果回家发现饼干受潮结块。她找超市退货被拒,理由是“临期商品特价不退换”。后来法院判决超市必须退款并赔偿500元,因为食品在保质期内已变质,属于质量问题。 你看,法律保护的是食品本身的品质,而不是单纯看是否临近保质期哦! 。** 三、三步搞定临期食品退货。 1. 购买时留个心眼。 -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生产日期是否清晰 - 主动询问商家:“这临期食品如果提前变质能退吗?”(最好录音或保留文字记录) 2. 发现问题马上行动。 - 保存好小票、支付记录、问题食品的照片或实物 - 24小时内联系商家,明确说明问题(比如:“我昨天买的牛奶今天发现结块了”) 3. 商家不配合?直接升级。 - 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投诉 - 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证据(记得写清楚时间、地点、商品问题) - 如果损失超过500元,还可以要求商家额外赔偿(法律支持“退一赔三,最低赔五百”哦!) 。** 四、特殊情况要注意。 - 如果商家明确标注“临期特价商品概不退换”,这个声明是无效的!法律明确规定,商家不能通过告示免除自己的责任 - 网购临期食品拆封后也能退!只要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拆封不影响维权 。** 以上就是关于“临期食品退货政策是怎样的?消费者如何操作?”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 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一对一解答你的困惑,手把手教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问题不用慌,专业支持就在你身边~
消费权益 136人阅读
消费权益
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行为应该如何举报?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实用的话题——买东西被商家"坑价格"了怎么办?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写着"打折价"结果比原价还贵,标价29.9结账变成39.9,说好的买一送一突然变成"买一送小样"...遇到这些糟心事别着急上火,咱们有办法治它! (空一行) ✨这些行为都算价格欺诈✨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商家这些行为都违法: 1. 虚构原价(比如把没卖过500元的衣服标成"原价500现价299") 2. 虚假优惠折价("最后三天清仓"挂了三个月) 3. 低价标价高价结算(标签写特价结账按原价) 4. 模糊赠售规则("买一送一"不说明送的是试用装) (空一行) 📚真实案例来啦📚 2021年杭州某超市把成本8元的毛巾虚构"原价39元",以"特价19.9元"销售,被市场监管局罚款5万元,还要给每位消费者退差价! 2022年北京某网红奶茶店"第二杯半价"活动,结账时却说必须购买指定款才能享受,最终被要求向消费者三倍赔偿。 (空一行) 🚨遇到价格欺诈五步走🚨 第一步:固定证据 立即对价格标签、促销广告、结账单拍照,有条件的话录下与店员的沟通视频。保留好购物小票、付款记录等凭证。 第二步:现场沟通 礼貌但坚定地指出价格差异,可以这样说:"您好,我看到货架上标价是XX元,但结账变成了XX元,能麻烦核对下吗?"记得悄悄开启手机录音。 第三步:协商维权 根据《消法》第55条,你可以要求: 1. 退回多收的金额 2. 额外获得商品价款三倍的赔偿(不足500元按500元算) 第四步:多渠道举报 如果商家不配合,立即拨打12315热线,或者通过以下途径: ① 电脑登录"全国12315平台"官网 ② 手机微信搜索"12315"小程序 ③ 下载"全国12315"APP 举报时需要准备:商家名称地址、消费时间、价格证据照片、诉求说明 第五步: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涉及金额较大(比如买房买车遇到价格欺诈),建议立即联系专业律师。市场监管部门处理一般需要7个工作日回复,复杂案件最长60天。 (空一行) 小贴士:现在很多超市都有"价格查询机",结账前可以自助扫码核对价格。线上购物记得截图保存商品页面,有些平台会自动删除促销信息哦~ (空一行) 以上就是关于"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行为应该如何举报?"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咨询按钮就可以立即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执业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教你收集证据、准备材料,用法律武器守护你的钱包!
消费权益 172人阅读
消费权益
如何应对在服务合同中隐藏的条款和条件?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生活中特别常见又容易踩坑的场景——签合同前一秒对方突然说"这里还有几行小字需要您看一下",是不是瞬间血压飙升? 前两天邻居小王就吃了闷亏,在健身房办卡时没注意合同角落的"自动续费"条款,白白被扣了半年费用。这种藏在合同角落的"小把戏",咱们该怎么见招拆招呢?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根据《民法典》第496条,提供合同的一方必须把重要条款用合理方式提示对方。像那些藏在犄角旮旯、用蚂蚁大小的字体印刷的条款,可是会被认定无效的哦! 再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商家不能用"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这类霸王条款,如果遇到加重消费者责任的隐藏条款,咱们可以直接说"不"。 真实案例敲黑板。 2021年杭州某美容院就因为用灰色字体标注"充值后概不退款",被法院判决全额退还消费者费用。法官明确指出:重要条款必须用加粗、加大字体等显著方式提醒。 手把手教您应对。 第一步:签合同前变身"放大镜" • 逐字阅读所有条款,特别是页眉页脚 • 用手机拍下合同,回家慢慢研究 • 重点标记"违约责任""自动续费"等关键词 第二步:当面问清"潜规则" • 要求对方逐条解释专业术语 • 对模棱两可的条款要求书面说明 • 必要时录音录像保留证据 第三步:维权三板斧 1. 先协商:明确指出隐藏条款不合法 2. 再投诉:拨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 3. 后起诉:准备好合同原件、沟通记录等材料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发现合同里有"最终解释权""概不负责"等字样,记得用红笔划掉并在旁边签字确认,这样既表明态度又保留证据。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应对在服务合同中隐藏的条款和条件?"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屏幕下方的在线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到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10万+持证律师在线,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一对一解答您的困惑,手把手教您维护自身权益。 咱们下期再见啦!记得签合同前要擦亮双眼哦~
消费权益 127人阅读
消费权益
家电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如何申请退换货?
新买的空调不制冷?冰箱才用三天就漏水? 先别急着上火,法小云今天就手把手教你用法律武器“退退退”! 一、你的购物小情绪,法律都懂。 买家电就像开盲盒,谁都不想花钱买糟心。其实法律早就给你撑腰啦!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只要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7天内可以直接退货,15天内还能换货或维修。 要是商家说“拆封就不退”“特价商品不退”,别信!法律明确说了这些规定无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 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的张先生买了台6000元的空调,修了两次还是漏水。法院判决商家必须退货退款,还要赔偿误工费! 二、实战退换货五步法。 1. 先稳住,留证据。 - 故障视频拍清楚(对准型号和问题部位) - 发票、保修卡收好(电子发票也有效) - 和客服的聊天记录别删 2. 找商家好好说。 先电话沟通,记得录音。 话术参考:“您好,我买的XX型号冰箱第三天就结霜严重,按《消法》第24条要求退货。” 3. 书面申请更靠谱。 如果对方推脱,直接写《退换货申请书》,写清: - 购买时间、地点 - 具体质量问题 - 法律依据(写清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 通过快递寄给商家,备注“质量问题退换货”,留好快递单。 4. 第三方来帮忙。 商家耍赖皮?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投诉,记得上传所有证据。 5. 终极武器:法院见。 5000元以下纠纷可以走“小额诉讼”,诉讼费最低10元,最快1个月解决。 三、这些坑千万别踩。 - 超过7天但没修好?从第8天起可以要求换新! - 网购商品退货时,运费必须由商家承担 - 维修超过30天?直接换货不用商量 以上就是关于【家电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如何申请退换货?】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智能匹配熟悉消费纠纷的律师,一对一帮您梳理证据、计算赔偿,让维权变得轻松简单~ (法小云温馨提示:本文提到的“7天”“15天”都是从签收次日开始计算哦!)
消费权益 141人阅读
消费权益
健身房擅自变更服务内容,法律角度如何看待?
健身房擅自换项目,我的会员卡白办了吗?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扎心”的话题——明明冲着游泳池办的健身卡,结果泳池突然变仓库;说好的24小时营业,现在晚上9点就锁门……遇到这种健身房“说变就变”的情况,咱们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法律怎么说?关键看合同!。 先记住一个核心原则:你和健身房签的合同,就是“保护盾”! 根据《民法典》第543条,合同内容要变更,必须你和健身房协商一致。如果健身房单方面取消泳池、减少营业时间、涨价,都属于“违约”。 再划个重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条也规定,商家不能擅自修改约定好的服务内容,否则你有权要求退费或赔偿! 真实案例:有人打赢了官司!。 2021年某地法院就判过一个案子:小王花5000元办了带泳池的健身年卡,结果3个月后泳池被改成储物间。法院最终判决健身房退还小王剩余费用,并赔偿500元。法官明确说:“服务内容与合同不符,消费者有权维权!”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比如某健身房因消防整改临时关闭部分区域,法院认为这属于“不可抗力”,不需要赔偿。所以关键要看健身房改内容的原因是否合理哦! 遇到这种情况,三步搞定!。 第一步:先沟通,留证据。 带上合同和健身房负责人当面谈,明确说:“你们变更的内容我没同意,请恢复原服务或退费!”记得全程录音,如果对方拒绝,要求他们出具书面说明(盖章的哦!)。 第二步:找“帮手”投诉。 拨打12315消费者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微信小程序提交投诉。重点说明: 1. 原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附上合同照片) 2. 健身房擅自变更的具体情况(拍照/视频) 3. 你的诉求(恢复服务或退费XX元) 第三步:起诉其实很简单。 如果前两步没解决,带着这些材料去法院立案: - 身份证复印件 - 健身合同原件 - 变更证据(通知、现场照片等) - 沟通记录(录音文字版) 诉讼费50元左右,不用请律师也能自己搞定! 小提醒:这些细节决定成败。 1. 签合同时一定要写明具体服务项目(比如“包含每周3次瑜伽课”) 2. 健身房搬迁超过3公里,你有权直接解约退费 3. 剩余费用=总费用÷合同天数×未使用天数 以上就是关于【健身房擅自变更服务内容,法律角度如何看待?】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写投诉书还是准备起诉材料,都能手把手帮你搞定! 法小云和你一起,做懂法的聪明消费者~
消费权益 171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消费权益
消费权益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消费权益专题,提供消费者维权、退换货、产品质量、售后服务、欺诈赔偿等知识,帮助您了解消费权益,解决消费纠纷,维护合法权益。
消费权益知识
消费者售后维权,遇到推脱责任如何处理?
消费者售后维权,遇到推脱责任如何处理?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接地气的问题——买的东西出问题了,商家却像踢皮球一样推卸责任,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空一行) 先举个栗子:小美网购的吹风机刚用两次就冒烟,客服却说"超过7天不退货";老王在实体店买的电饭煲煮不熟饭,老板却怪他"操作不当"。这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是不是让你气得想拍桌子? (空一行) 别急!咱们的法律武器库里可是藏着"三把尚方宝剑"呢: (空一行) 第一把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24条白纸黑字写着:商品有质量问题,七日内可以无理由退换,超过七日也能要求修理/更换,商家敢推脱就是违法! 第55条更厉害——要是商家故意欺骗,除了退钱还要赔三倍损失!比如某地法院就判过,某网店用翻新手机冒充新机,最后赔了买家三倍价钱。 (空一行) 第二把剑:《产品质量法》 第40条明确规定,产品有缺陷就得赔!去年就有个典型案例:某品牌净水器漏水泡坏地板,法院判商家不仅要换新机器,还要赔偿地板损失。 (空一行) 第三把剑:《民法典》合同编 第577条说好了,商家不履行义务就得担责。就像前阵子有个案子,健身房收了年费却突然关门,法院判决必须全额退费还要赔偿。 (空一行) 遇到商家耍赖别慌张,跟着法小云的四步走: 1. 证据保存术 购物小票别乱扔,快递单号要截图 商品瑕疵拍视频,聊天记录存云端 (小贴士:重要对话记得录屏保存哦) 2. 温柔"攻心计" 先找店铺负责人,心平气和说诉求 记得录音留证据,微信沟通别删记录 (举个栗子:"王经理,您看这手机充电口都烧黑了,咱们按消法处理可以吗?") 3. 放大招投诉 拨打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 上传证据写清楚,监管部门会出手 (某市市场监管部门去年就帮消费者追回200多万赔偿呢) 4. 终极法律战 准备好起诉状、证据材料去法院 诉讼费不用怕,胜诉后由败诉方承担 (某地法院有个经典判例:消费者花500元起诉,最后获赔8000元) (空一行) 最后法小云提醒大家:维权时效要注意!普通商品纠纷要在发现问题3年内主张,如果是房屋汽车等大件,最长保护期有10年哦~ (空一行) 以上就是关于"消费者售后维权,遇到推脱责任如何处理?"的相关回答。如果你正在为类似问题发愁,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待命,马上为你量身定制解决方案。无论是证据收集指导还是法律文书代写,总有一位懂你的律师在等你~
消费权益173人阅读
价格欺诈行为举报途径有哪些?消费者如何操作?
价格欺诈行为举报途径有哪些?消费者如何操作?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实用的话题——买东西被坑了怎么办?价格欺诈这种事儿啊,就像超市里标着“特价10元”结果结账变20元,真是让人又气又无奈! 不过别担心,今天小云就手把手教大家怎么对付这种“价格刺客”,咱们不仅要学会保护钱包,还要让不良商家知道咱们消费者可不是好欺负的~ 法律武器库。 咱们国家有两部法律是专门保护咱们的: 1.《价格法》第14条:商家要是虚构原价、虚假打折,或者标价和实际收钱不一样,都属于价格欺诈! 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遇到价格欺诈,咱们不仅能要回多付的钱,还能让商家赔3倍损失!(要是赔的钱不到500元,直接按500元算) 真实案例看这里。 去年杭州有家服装店把原价399元的大衣虚构成原价999元,再打4折卖399元。最后被市场监管局罚款5万元,还要给消费者退一赔三呢! 实战操作指南。 遇到价格欺诈别急着吵架,三步走稳稳维权: 第一步:固定证据(1分钟内完成) √ 马上拍下价签和付款记录 √ 保留商品实物或小票 √ 有店员承认问题的录音更好 第二步:现场维权(3句话搞定) 1. "这标价和实际收费不一致,能解释下吗?" 2. "根据《价格法》第14条,这属于价格欺诈" 3. "麻烦您现在按标价结算,否则我要投诉" 第三步:五大举报途径任选 1. 电话出击:直接拨12315或12345(24小时有人接) 2. 微信小程序:搜索"全国12315平台"-我要投诉-填写商家信息和证据 3. 电脑操作:登录www.12315.cn官网提交材料 4. 现场举报:找到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局(地图搜"XX区市场监管局") 5. 法院起诉: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就能立案(适合索赔金额大的情况) 举报材料清单。 ✓ 商家名称和具体地址 ✓ 本人身份证正反面照片 ✓ 价格欺诈证据(3张以上不同角度照片) ✓ 付款凭证(电子账单要带商户名称) ✓ 事情经过说明(200字左右,写清时间地点经过) 小贴士:提交投诉后记得截图保存查询码,通常3个工作日内就会有回复啦! 常见问题解答。 Q:网上买的商品能投诉吗? A:当然可以!在哪买的就找当地监管部门,比如在杭州买的就联系杭州市场监管局 Q:商家耍赖不承认怎么办? A:立即拨打110!警察虽然不管经济纠纷,但可以帮忙调取监控证据 Q:过了好几天才发现被坑? A:只要在消费后6个月内都可以投诉,不过越早处理越好哦 以上就是关于价格欺诈行为举报途径有哪些?消费者如何操作?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自动匹配最擅长处理价格纠纷的律师,无论是写投诉信还是准备起诉材料,都能手把手教您操作,让您的维权之路更顺畅~
消费权益215人阅读
消费者遇到售后推脱责任该如何应对?
消费者遇到售后推脱责任该如何应对?
哈喽大家好呀,我是你们身边的法律小助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每个消费者都可能遇到的糟心事——刚买的手机用了三天就黑屏,网购的衣服破了个洞,商家却像踢皮球一样推卸责任,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别急!咱们先记住这句话:法律早就给消费者撑腰啦!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明确说:网购商品七天内可以无理由退货(生鲜定制等特殊商品除外),实体店购买的商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商家必须负责修理、换货或退货。 2. 《民法典》第582条补充说明:如果商品不符合约定,消费者可以要求商家承担修理、重做、更换或赔偿损失等责任。 真实案例看这里。 去年有个小姐姐网购冰箱,结果冷藏室漏水把地板泡坏了。商家说"这是安装问题不归我们管",法院最后判商家赔了2万元!法官说:商家没明确告知安装注意事项,就得承担责任!(案例来源:2022年浙江某基层法院判决) 手把手教你维权。 第一步:保存所有证据 - 拍下商品问题的视频(要拍到快递单号/购物小票) - 保留客服聊天记录(别删对话框!) - 记下商家推脱的具体话术(比如"超过三天不负责") 第二步:有理有据沟通 直接告诉客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我有权要求退换货,如果今天不能解决,我会向12315投诉并留存法律追诉权利。" 第三步:三大渠道发力 1. 拨打12315热线(记得加区号) 2. 在全国12315平台官网提交投诉(上传证据包) 3. 通过微信小程序"12315"一键投诉 第四步:终极法律武器 如果商家特别难缠,带着这些材料去法院起诉: ① 起诉状(写明要求赔偿金额) ② 购物凭证复印件 ③ 商品问题证据 ④ 沟通记录截图 特别提醒。 网购平台都有"先行赔付"服务,遇到推脱可以直接找平台客服,他们最怕店铺被扣保证金! 以上就是关于【消费者遇到售后推脱责任该如何应对?】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着急,点击页面下方的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推荐最合适的法律顾问,一对一解答您的疑问,手把手教您维护权益!
消费权益196人阅读
商家在订单未发货前取消订单是否合法?法律对此有何规定?
商家在订单未发货前取消订单是否合法?法律对此有何规定?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网购时最让人心塞的情况——好不容易抢到优惠商品,一觉睡醒却发现商家悄悄取消了订单!这种操作到底合不合法呢?快搬好小板凳听我慢慢说~ 先讲个真实故事。 去年双十一,小王熬夜抢到半价烤箱,结果三天后收到短信:"因库存不足订单取消"。商家轻飘飘一句话,小王却要重新花双倍价钱购买。这种经历你是不是也遇到过? 法律怎么说。 其实商家可不是想取消就能取消的!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九条和《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消费者成功下单并付款时,这份电子合同就已经生效啦。 简单来说就是: 1. 商家擅自取消订单=单方面撕毁合同 2. 除非出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 3. 否则必须承担违约责任 法院判例看分明。 2021年杭州互联网法院有个典型案例:某店铺标错价格后取消200多单,最终被判按承诺价格发货。法院明确指出"商家应对其失误承担责任",这个判决可是给咱们消费者撑了腰! 遇到这事怎么办?。 别急着上火!法小云教你四步维权法: 第一步:完整截图 订单详情页、付款凭证、取消通知统统保存,记得要带时间戳的完整截图 第二步:联系客服 通过平台官方渠道沟通,要求书面说明取消原因(聊天记录也是证据!) 第三步:拨打12315 如果24小时内得不到合理解释,直接向平台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第四步:起诉准备 对于金额超500元的商品,可以整理证据向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现在手机小程序就能操作哦) 特殊情况要留意。 如果是商家明确标注"预售商品"或"7天后发货",这种情况通常不算违约。但普通商品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商家还是不能随意取消订单哒~ 以上就是关于"商家在订单未发货前取消订单是否合法?法律对此有何规定?"的详细解答。如果你正在经历类似困扰,千万别默默吃亏!点击下方咨询按钮,立刻会有专业律师帮你分析案情,10万律师在线待命,一定能找到最适合你的法律解决方案~ 法小云悄悄话:法律就像网购的运费险,平时用不上,关键时刻能守护我们的权益呢!
消费权益160人阅读
消费者遇到购物网站加价购欺诈如何维权?
消费者遇到购物网站加价购欺诈如何维权?
亲爱的小伙伴们,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满心欢喜地在购物网站参加“加价购”活动,比如买个手机加9.9元送充电头,结算时却发现价格偷偷变高,或者赠品压根没发货?明明是想薅商家的羊毛,结果反被商家“套路”了…… 别慌!今天法小云就和大家聊聊,遇到这种“加价购欺诈”该怎么维权! 法律武器库:你的权益有法撑腰。 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商家玩“加价购”套路,可是违法操作!主要涉及两部法律: 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第八条。:你有权知道商品价格、赠品详情,商家必须说清楚! - 第十条。:交易要公平!商家不能玩文字游戏坑你钱。 - 第五十五条。:如果商家故意欺诈,你可以要求“退一赔三”(比如被骗100元,最多能拿回400元)。 2. 《电子商务法》。 - 第十七条。:商品页面必须写清价格、赠品规则,不能隐藏“附加条件”。 - 第四十九条。:只要下单成功,商家就不能随便改规则或取消订单! 真实案例:法律真的管用!。 案例一。:小李在某平台看到“加19元换购耳机”,下单后商家却说“耳机缺货”,只退19元。法院判决:商家隐瞒真实情况属于欺诈,最终赔偿小李500元。 案例二。:王女士参加“满999元加1元送电饭煲”活动,收货后没收到赠品。经消费者协会调解,商家不仅补发电饭煲,还额外补偿100元。 维权四步走:手把手教你拿回血汗钱。 第一步:保存证据。 - 截图活动页面(带时间、商品详情)。 - 录屏操作过程(从加购到结算的全流程)。 - 保存订单详情、付款记录、客服聊天记录。 第二步:先找商家协商。 直接联系客服,语气坚定但礼貌: “我在X月X日参加贵店的加价购活动(附截图),实际支付时价格/赠品与宣传不符,请按承诺履行,否则我将向监管部门投诉。” 第三步:投诉渠道。 若商家不处理,分情况“出招”: - 价格欺诈。:打12315热线,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网站投诉。 - 电商平台活动。:同步找平台客服举报(比如某猫、某东的“交易纠纷”入口)。 - 紧急情况。:直接联系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提交书面材料。 第四步:法院起诉(大招慎用)。 如果涉及金额大(比如超过5000元),或商家态度恶劣,可到商家所在地法院起诉。起诉书模板在法院官网就能下载,诉讼费一般50-100元(胜诉后由商家承担)。 小云贴心提示。 遇到套路别忍气吞声!哪怕只多收10块钱,也要较真——你的每一次维权,都在让消费环境变得更干净。 以上就是关于【消费者遇到购物网站加价购欺诈如何维权?】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立刻联系专业律师!平台有10万+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帮手,一对一解答你的困惑,助你快速维权成功! (法小云原创,转载需授权)
消费权益182人阅读
临期食品退货政策是怎样的?消费者如何操作?
临期食品退货政策是怎样的?消费者如何操作?
临期食品退货政策是怎样的?消费者如何操作?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实用的话题——买回家的临期食品能不能退?怎么退? 相信不少小伙伴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超市打折买了一堆快过期的零食,回家发现味道不对,或者根本来不及吃完就过期了。这时候心里肯定犯嘀咕:这能退货吗?商家会认账吗?别急,咱们今天就掰开揉碎了说一说! 。** 一、法律给咱们的底气在哪里?。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如果买到的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或者换货。注意哦!这里的关键是“质量要求”——哪怕食品还在保质期内,但如果已经变质、发霉或者包装破损,商家必须负责。 再来看《食品安全法》第34条,明确禁止销售“超过保质期”或“腐败变质”的食品。也就是说,如果商家卖的是临期食品但还没过期,而食品本身没问题,可能不支持退货;但如果食品在保质期内就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绝对有权维权! 。** 二、真实案例长这样。 2021年有个特别典型的案子:张女士在某超市买了打折的临期饼干,结果回家发现饼干受潮结块。她找超市退货被拒,理由是“临期商品特价不退换”。后来法院判决超市必须退款并赔偿500元,因为食品在保质期内已变质,属于质量问题。 你看,法律保护的是食品本身的品质,而不是单纯看是否临近保质期哦! 。** 三、三步搞定临期食品退货。 1. 购买时留个心眼。 - 检查包装是否完好,生产日期是否清晰 - 主动询问商家:“这临期食品如果提前变质能退吗?”(最好录音或保留文字记录) 2. 发现问题马上行动。 - 保存好小票、支付记录、问题食品的照片或实物 - 24小时内联系商家,明确说明问题(比如:“我昨天买的牛奶今天发现结块了”) 3. 商家不配合?直接升级。 - 拨打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在线投诉 - 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证据(记得写清楚时间、地点、商品问题) - 如果损失超过500元,还可以要求商家额外赔偿(法律支持“退一赔三,最低赔五百”哦!) 。** 四、特殊情况要注意。 - 如果商家明确标注“临期特价商品概不退换”,这个声明是无效的!法律明确规定,商家不能通过告示免除自己的责任 - 网购临期食品拆封后也能退!只要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拆封不影响维权 。** 以上就是关于“临期食品退货政策是怎样的?消费者如何操作?”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担心,点击下方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专业律师。 平台有超过10万名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一对一解答你的困惑,手把手教你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问题不用慌,专业支持就在你身边~
消费权益136人阅读
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行为应该如何举报?
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行为应该如何举报?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实用的话题——买东西被商家"坑价格"了怎么办?相信不少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写着"打折价"结果比原价还贵,标价29.9结账变成39.9,说好的买一送一突然变成"买一送小样"...遇到这些糟心事别着急上火,咱们有办法治它! (空一行) ✨这些行为都算价格欺诈✨ 根据《价格法》第十四条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商家这些行为都违法: 1. 虚构原价(比如把没卖过500元的衣服标成"原价500现价299") 2. 虚假优惠折价("最后三天清仓"挂了三个月) 3. 低价标价高价结算(标签写特价结账按原价) 4. 模糊赠售规则("买一送一"不说明送的是试用装) (空一行) 📚真实案例来啦📚 2021年杭州某超市把成本8元的毛巾虚构"原价39元",以"特价19.9元"销售,被市场监管局罚款5万元,还要给每位消费者退差价! 2022年北京某网红奶茶店"第二杯半价"活动,结账时却说必须购买指定款才能享受,最终被要求向消费者三倍赔偿。 (空一行) 🚨遇到价格欺诈五步走🚨 第一步:固定证据 立即对价格标签、促销广告、结账单拍照,有条件的话录下与店员的沟通视频。保留好购物小票、付款记录等凭证。 第二步:现场沟通 礼貌但坚定地指出价格差异,可以这样说:"您好,我看到货架上标价是XX元,但结账变成了XX元,能麻烦核对下吗?"记得悄悄开启手机录音。 第三步:协商维权 根据《消法》第55条,你可以要求: 1. 退回多收的金额 2. 额外获得商品价款三倍的赔偿(不足500元按500元算) 第四步:多渠道举报 如果商家不配合,立即拨打12315热线,或者通过以下途径: ① 电脑登录"全国12315平台"官网 ② 手机微信搜索"12315"小程序 ③ 下载"全国12315"APP 举报时需要准备:商家名称地址、消费时间、价格证据照片、诉求说明 第五步: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涉及金额较大(比如买房买车遇到价格欺诈),建议立即联系专业律师。市场监管部门处理一般需要7个工作日回复,复杂案件最长60天。 (空一行) 小贴士:现在很多超市都有"价格查询机",结账前可以自助扫码核对价格。线上购物记得截图保存商品页面,有些平台会自动删除促销信息哦~ (空一行) 以上就是关于"消费者遇到价格欺诈行为应该如何举报?"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要慌张,点击咨询按钮就可以立即联系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超过10万名执业律师在线,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专家,手把手教你收集证据、准备材料,用法律武器守护你的钱包!
消费权益172人阅读
如何应对在服务合同中隐藏的条款和条件?
如何应对在服务合同中隐藏的条款和条件?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想和大家聊聊生活中特别常见又容易踩坑的场景——签合同前一秒对方突然说"这里还有几行小字需要您看一下",是不是瞬间血压飙升? 前两天邻居小王就吃了闷亏,在健身房办卡时没注意合同角落的"自动续费"条款,白白被扣了半年费用。这种藏在合同角落的"小把戏",咱们该怎么见招拆招呢? 法律小课堂开课啦。 根据《民法典》第496条,提供合同的一方必须把重要条款用合理方式提示对方。像那些藏在犄角旮旯、用蚂蚁大小的字体印刷的条款,可是会被认定无效的哦! 再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商家不能用"最终解释权归本店所有"这类霸王条款,如果遇到加重消费者责任的隐藏条款,咱们可以直接说"不"。 真实案例敲黑板。 2021年杭州某美容院就因为用灰色字体标注"充值后概不退款",被法院判决全额退还消费者费用。法官明确指出:重要条款必须用加粗、加大字体等显著方式提醒。 手把手教您应对。 第一步:签合同前变身"放大镜" • 逐字阅读所有条款,特别是页眉页脚 • 用手机拍下合同,回家慢慢研究 • 重点标记"违约责任""自动续费"等关键词 第二步:当面问清"潜规则" • 要求对方逐条解释专业术语 • 对模棱两可的条款要求书面说明 • 必要时录音录像保留证据 第三步:维权三板斧 1. 先协商:明确指出隐藏条款不合法 2. 再投诉:拨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 3. 后起诉:准备好合同原件、沟通记录等材料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发现合同里有"最终解释权""概不负责"等字样,记得用红笔划掉并在旁边签字确认,这样既表明态度又保留证据。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应对在服务合同中隐藏的条款和条件?"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不用着急,点击屏幕下方的在线咨询按钮,马上就能联系到专业律师。我们平台有10万+持证律师在线,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法律顾问,一对一解答您的困惑,手把手教您维护自身权益。 咱们下期再见啦!记得签合同前要擦亮双眼哦~
消费权益127人阅读
家电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如何申请退换货?
家电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如何申请退换货?
新买的空调不制冷?冰箱才用三天就漏水? 先别急着上火,法小云今天就手把手教你用法律武器“退退退”! 一、你的购物小情绪,法律都懂。 买家电就像开盲盒,谁都不想花钱买糟心。其实法律早就给你撑腰啦!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只要商品不符合质量要求,7天内可以直接退货,15天内还能换货或维修。 要是商家说“拆封就不退”“特价商品不退”,别信!法律明确说了这些规定无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 真实案例。 2021年杭州的张先生买了台6000元的空调,修了两次还是漏水。法院判决商家必须退货退款,还要赔偿误工费! 二、实战退换货五步法。 1. 先稳住,留证据。 - 故障视频拍清楚(对准型号和问题部位) - 发票、保修卡收好(电子发票也有效) - 和客服的聊天记录别删 2. 找商家好好说。 先电话沟通,记得录音。 话术参考:“您好,我买的XX型号冰箱第三天就结霜严重,按《消法》第24条要求退货。” 3. 书面申请更靠谱。 如果对方推脱,直接写《退换货申请书》,写清: - 购买时间、地点 - 具体质量问题 - 法律依据(写清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 通过快递寄给商家,备注“质量问题退换货”,留好快递单。 4. 第三方来帮忙。 商家耍赖皮?打12315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投诉,记得上传所有证据。 5. 终极武器:法院见。 5000元以下纠纷可以走“小额诉讼”,诉讼费最低10元,最快1个月解决。 三、这些坑千万别踩。 - 超过7天但没修好?从第8天起可以要求换新! - 网购商品退货时,运费必须由商家承担 - 维修超过30天?直接换货不用商量 以上就是关于【家电购买后出现质量问题如何申请退换货?】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等您提问。系统会智能匹配熟悉消费纠纷的律师,一对一帮您梳理证据、计算赔偿,让维权变得轻松简单~ (法小云温馨提示:本文提到的“7天”“15天”都是从签收次日开始计算哦!)
消费权益141人阅读
健身房擅自变更服务内容,法律角度如何看待?
健身房擅自变更服务内容,法律角度如何看待?
健身房擅自换项目,我的会员卡白办了吗? 大家好呀,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法小云!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扎心”的话题——明明冲着游泳池办的健身卡,结果泳池突然变仓库;说好的24小时营业,现在晚上9点就锁门……遇到这种健身房“说变就变”的情况,咱们的钱还能要回来吗? 法律怎么说?关键看合同!。 先记住一个核心原则:你和健身房签的合同,就是“保护盾”! 根据《民法典》第543条,合同内容要变更,必须你和健身房协商一致。如果健身房单方面取消泳池、减少营业时间、涨价,都属于“违约”。 再划个重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6条也规定,商家不能擅自修改约定好的服务内容,否则你有权要求退费或赔偿! 真实案例:有人打赢了官司!。 2021年某地法院就判过一个案子:小王花5000元办了带泳池的健身年卡,结果3个月后泳池被改成储物间。法院最终判决健身房退还小王剩余费用,并赔偿500元。法官明确说:“服务内容与合同不符,消费者有权维权!”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比如某健身房因消防整改临时关闭部分区域,法院认为这属于“不可抗力”,不需要赔偿。所以关键要看健身房改内容的原因是否合理哦! 遇到这种情况,三步搞定!。 第一步:先沟通,留证据。 带上合同和健身房负责人当面谈,明确说:“你们变更的内容我没同意,请恢复原服务或退费!”记得全程录音,如果对方拒绝,要求他们出具书面说明(盖章的哦!)。 第二步:找“帮手”投诉。 拨打12315消费者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平台”微信小程序提交投诉。重点说明: 1. 原合同约定的服务内容(附上合同照片) 2. 健身房擅自变更的具体情况(拍照/视频) 3. 你的诉求(恢复服务或退费XX元) 第三步:起诉其实很简单。 如果前两步没解决,带着这些材料去法院立案: - 身份证复印件 - 健身合同原件 - 变更证据(通知、现场照片等) - 沟通记录(录音文字版) 诉讼费50元左右,不用请律师也能自己搞定! 小提醒:这些细节决定成败。 1. 签合同时一定要写明具体服务项目(比如“包含每周3次瑜伽课”) 2. 健身房搬迁超过3公里,你有权直接解约退费 3. 剩余费用=总费用÷合同天数×未使用天数 以上就是关于【健身房擅自变更服务内容,法律角度如何看待?】的相关回答。如果你也遇到了类似问题需要解决,别着急,点击下方咨询按钮,10万专业律师在线接单,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匹配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无论是写投诉书还是准备起诉材料,都能手把手帮你搞定! 法小云和你一起,做懂法的聪明消费者~
消费权益171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