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去世后,宅基地确权归谁所有?
在我国,宅基地是农村集体土地分配给农民用于建房的,其所有权归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当老人去世后,宅基地的确权归属问题关系到遗产继承及家庭成员的权益保障。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宅基地确权归谁所有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首先,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产包括公民个人的合法财产,如宅基地上的房屋等可依法继承。若老人去世时留有遗嘱,则按遗嘱内容处理;若无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由近亲属继承。但需注意,宅基地本身不可继承,仅可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
其次,根据《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宅基地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因此,在继承过程中,继承人可以继续使用宅基地,但所有权不发生转移。若宅基地因征收或集体调整需要变动,则按照相应法律法规处理。
最后,家庭成员内部对于宅基地使用权也有相应权益。在老人去世后,其家庭成员如子女等可根据家庭实际情况继续使用该宅基地。若涉及家庭成员间的权益分配问题,可依据《物权法》等相关法律进行解决。
总结而言,老人去世后,宅基地的确权归属主要取决于遗产继承及农村集体土地的相关法律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应依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主要涉及的法律规定包括《继承法》、《土地管理法》及《物权法》等。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为准确和全面的法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