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购房者在购买房屋时,通常依据合同面积进行交易。然而,实际房屋面积与合同面积存在差异的情况时有发生。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应如何合法解决并保障自身权益呢?本文将为您解析相关法律规定。
一、核实面积差异
购房者在收房时,应首先通过专业机构测量,核实实际房屋面积与合同面积是否存在差异,并明确差异的具体数值。这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二、查阅合同条款
购房者应仔细查阅购房合同中关于面积差异处理的条款。合同一般会有误差范围约定,如实际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存在差异,但差异在约定范围内,通常按照合同约定处理。
三、依法维权
若实际房屋面积超出合同约定范围,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面积误差比超出3%的部分,购房者有权要求退房或追补差价。此时,购房者应保留相关证据,如合同、收据、测量报告等,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四、法律建议
面对面积差异问题,购房者应保持冷静,依法维权。在与开发商协商过程中,可邀请专业律师协助,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大化保障。同时,在签订购房合同时,建议购房者明确约定面积误差处理办法,以避免后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