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赠与合同如何确保有效性?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最近听说老张把名下房子送给了儿子,结果父子俩闹得不可开交——儿子说房子已经归自己,老张却说没签字不作数。这一来二去,连亲父子都要上法庭。你是不是也在担心:要是把房子送给家人,该怎么做才能真正算数呢?
一、法律给的安心密码
根据咱们的《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送东西一定要白纸黑字写明白:"我把XX财产无偿给你",这种明确意愿的书面形式最稳妥。
再来看关键的三把"法律锁":
1. 清醒赠送锁(民法典143条):赠送方必须是头脑清醒的成年人,不存在醉酒、被骗或被威胁的情况
2. 接收人确认锁(民法典658条):接收方必须要明确对赠送人说"我要这个房子",否则赠送人随时能反悔
3. 红本登记锁(民法典210条):只有完成过户登记,房子才算真正换了主人
二、真实发生的教训簿
案例1:杭州李大爷把房子过户给孙女时只做了口头约定,后来家人闹矛盾,法院认定需按法定继承分配
案例2:南京王女士在婚姻存续期间赠与丈夫房产,离婚时因缺乏书面协议差点失去房产所有权
三、送你四件护身法宝
1. 白纸黑字三要素
详细地址:精确到门牌号
双方身份:附上身份证复印件
特别约定:如"只给儿子个人,不作为夫妻共同财产
2. 公证书防反悔护盾
去公证处花几百元做公证,对方事后反悔的可能性直接降八成。特别是60岁以上老人做赠与,公证几乎是必选项。
3. 过户行动时间窗
签完合同60天内去房管局办手续最稳妥。带齐身份证、房产证、测绘图纸,现场还能咨询工作人员确认流程。
4. 特别约定防意外
可以约定"受赠方需负责赠与人养老",但注意要通过专业律师审核条款,避免变成违法附加条件。
现在你知道房产赠与不是简单给钥匙就完事了。需要准备什么样的材料?赠送过程中要注意哪些时间节点?每个家庭状况不同,解决方案也需要量身定制。
若您正面临房产赠与的困惑,点击下方咨询按钮即可获得专业建议。我们平台8万名持证律师已帮助过50万用户,三分钟内就能为您匹配到处理过同类案件的专家律师,为您规划最合适的法律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