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没有行为能力如何进行民事诉讼?代理人的要求是什么?
邻居家的狗咬伤了小明的手
接到电话赶到医院的张女士
气得浑身发抖想要讨个说法
可小明才8岁没法自己上法庭
该由谁来替受伤的孩子起诉?
起诉书应该怎么写?该准备哪些材料?
今天法小云就帮家长朋友把这件事聊明白
_
【未成年人“不能自己告状”的法理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一条
不满八周岁的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这两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要打官司
必须通过法定代理人来实施诉讼行为
法律专业术语叫做“诉权代位行使”
_
【类案故事会:超市前摔伤的礼物之争】
13岁中学生小美在商场滑倒骨折
监控显示保洁员未及时擦干水渍
商场却以"未成年人未主动避让"为由拒赔
小美妈妈作为法定代理人提起诉讼
法院最后依据《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
判定商场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不仅赔偿4.2万元医疗费
还补偿了8千元精神损失费
_
【三步解决家长最困惑的问题】
第一步:明确行为能力界限
• 八岁以下是绝对需要代理
• 八岁以上可以陈述自己想法
但不能独立完成整场诉讼
第二步:准备代理手续锦囊
1. 监护人证明材料(户口本/出生证明)
2. 法定代理人身份证明
3. 经公证的委托代理手续
(委托律师时需要)
第三步:诉讼材料打包指南
必交材料四位一体:
• 孩子受伤的医疗单据
• 现场照片/监控录像
• 证人证言联系方式
• 修复费用的明细清单
_
【三个关键细节容易踩坑】
时效提醒:别超过三年诉讼时效
主张赔偿要从受伤时间开始计算
特别约定:早教机构/课外辅导班
如果有签订责任免除条款
需要特别注意条款是否显失公平
证据补充:保留所有这些沟通记录
微信聊天、短信回复、通话录音
都可能成为关键证据
_
【邻里纠纷可用的秘密武器】
找证人:千万别漏掉围观路人
调监控:必要时可申请法院调取
存票据:打车去医院的发票都留着
找证明:及时联动居委会/辖区警察
_
【写给父母的暖心贴士】
别因孩子年纪小就忍气吞声
法律赋予你们双重保障:
既维护孩子的健康权
也守护全家的合法权益
遇到类似情况不用慌
行使法定代理权就是在为孩子筑起保护墙
(看到这里还有疑问?欢迎随时留言咨询法小云)
房屋土地 210人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