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专题
法驻云劳动就业专题,涵盖劳动合同、工伤赔偿、加班工资、劳动纠纷、解雇补偿等知识,为您提供劳动维权、合法权益保护的实用指南,帮助解决劳动就业中的常见法律问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劳动就业知识
劳动就业
办理医保卡的详细流程是什么?
各位朋友好呀!我是和大家聊天说法的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个特别实用的话题:生病去药店买药时发现没带医保卡,或者公司刚给你交了社保却不知道怎么拿到那张小卡片,是不是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别慌!这篇保姆级攻略能让你在家躺着就能搞明白! 一、【法律先知道】 咱们先说说国家法律给咱的“定心丸”!根据《社会保险法》第16条,每个人都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看病买药该报销的部分必须由医保基金兜底。如果你单位偷偷没给你交医保,法院可是有案例判决用人单位必须把医疗费赔给员工哦!比如山东的小李去年骨折花了3万块,最后法院就是按这条法律帮他讨回了公道。 二、【办理流程全解】 现在手把手教你怎么把这“救命卡”拿到手! (1)在公司上班的朋友看这里 公司每月从你工资里扣的钱就包含医保,这时候你只需要: ①准备1张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都要印) ②找人事部要《社会保障卡申领表》填好 ③剩下的事情公司必须帮你跑腿(法律规定必须30天内给你卡!) (2)自己交社保的居民朋友这样做 带着户口本和身份证原件到: ▶ 街道服务中心的社保窗口 ▶ 或者区县社保局服务大厅 现场会有工作人员给你拍证件照(记得穿深色衣服!),填完表格后15个工作日内挂号信就会送到家啦~ 三、【特别提醒!这些坑别踩】 ❶ 有些地方要求提供暂住证(比如北京的非京籍朋友) ❷ 未成年人要带上出生证明 ❸ 如果卡丢了要马上打12333挂失(和银行卡一个道理!) 四、【权利守护小课堂】 ×如果单位拖了半年还不给办卡→直接打12333投诉 ×社区工作人员要收你工本费→国家规定首次办卡免费 ×异地就医刷不了卡→现在全国医保已联网,提前备案就行 最后小云想说的是:医保卡虽小,关键时刻能省大钱!大家觉得这篇有没有暖到心坎里?快转发给身边那个总在药店掏现金的憨憨朋友吧~ (法小云叉腰得意.gif) P.S.遇到耍赖不给办卡的,私信我教你写法律投诉信模板哦!
劳动就业 131人阅读
劳动就业
有养女的人能否算作五保户?五保户资格有哪些要求?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在村委会门口来回踱步 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申请表 嘴里念叨着:"我这收养的闺女也算自家孩子不?能申请五保户么..."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乡村并不少见 今天就让我们用最暖心的方式 聊聊五保户资格那些事儿 一、先搞懂什么是五保户 五保户制度就像一把保护伞 专门照顾没有依靠的老人 每月能领生活补贴 看病还能减免费用 需要同时满足三个硬条件: 1. 年满60周岁(女性可放宽到55岁) 2. 无劳动能力 3. 【关键点】无子女赡养 注意这个"子女"包含的范围: 亲生子女(包括离婚跟着对方的) 合法收养的子女 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二、收养关系如何认定 不少老人以为抱养孩子就是自家人 但法律可不是这么简单的 2002年《收养法》实施后 所有收养必须到民政局办手续 就像结婚要领证一样 没有红本本的"收养" 在法律眼中就是陌路人 举个真实案例: 四川的李奶奶收养邻村孩子二十多年 因为没办收养登记 法院判决:收养关系不成立 李奶奶顺利通过五保户审核 三、关键要看这三点 遇到具体问题别慌张 牢记三步判断法: [第一步] 收养关系合法吗? 有民政局发的《收养登记证》 → 法律承认的赡养人 仅仅是口头约定 → 视为无子女 [第二步] 女儿有赡养能力吗? 女儿是未成年人 → 不算赡养人 女儿成年但有重病/残疾 → 仍然符合条件 [第三步] 生活来源谁承担? 女儿每月打生活费 → 不符合条件 仅靠低保生活 → 符合条件 四、实操指南:如何正确申请 如果确实符合条件 请按这个流程办理: 1. 准备材料阶段(约3天) 户口本原件(户籍页+个人页) 村委会开的亲属关系证明 若养女已成年:民政局的收养证明 2. 申请阶段(5个工作日) 带着材料到乡镇政府民政窗口 现场填写《五保供养审批表》 建议选工作日上午去(人少办得快) 3. 公示阶段(7天) 镇政府会把初审名单贴在村委会公告栏 这是正常流程不用慌 4. 领证阶段 通过审核会发《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次月开始领补贴 五、特别提醒这些坑 1. 别隐瞒收养关系!去年山东有村民因此被追回补贴 2. 养女读大学期间仍要申报(可备注"无经济能力") 3. 女儿离婚不影响赡养义务(2020年最高法判例明确) 如果村里说"有养女就不能办" 记得拿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6条 法律才是咱们的护身符 最后的小温暖 政策不是冷冰冰的条文 每个困惑背后都是真实的人生 如果您或亲人遇到类似问题 不妨带着材料去乡镇司法所 那里的法律顾问会免费帮忙把关 生活再难 别忘了还有法律这把伞 愿每位老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劳动就业 93人阅读
劳动就业
办理社保卡有哪些优势?社保卡带来的多重好处介绍。
听说你还没办社保卡? 先别急着关页面!你可能已经错过了近在眼前的「隐藏福利」——今天要介绍的这张小卡片,可是能让看病少花钱、补贴自动到账、办事不跑腿的「生活神器」 我是法小云,一个爱研究「法律怎么让你过更好」的科普人。咱们不聊深奥条文,就手把手告诉你为什么每个成年人都该有张社保卡 一张卡片背后的「法律保护伞」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58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参保 《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更规定这张卡要全国通用 (放心,这些文件真实存在!某地2021年就有公司因不发社保卡被罚款27万的真实案例) 拆解社保卡的五重BUFF ▶ 医院消费直降80% 挂号费全免,连拍片也能报销 案例:杭州李阿姨突发中风在异地就医,直接用社保卡结算,省了3.7万押金 ▶ 政府的「隐形存钱罐」 养老保险金自动到账 失业金按月按时发 深圳王先生疫情期间被裁员,靠社保卡每月领到1980元过渡金 ▶ 全市政务「一卡通」 全市图书馆都能刷证进 连公租房申请都不用反复交材料 (广东已实现200项服务一卡办理) ▶ 比现金更安全的「电子钱包」 药店买药可刷卡 上海市民已能用电子社保卡扫码买口罩 ▶ 个人专属「法律身份证」 办理政务事务不再要「证明我是我」 某地法院去年处理继承纠纷时,直接调取社保卡信息确认亲属关系 现在申请还来得及吗? 现在几乎所有政务中心都有自助机。如果你是: ✔上班族:单位必须帮你办 ✔自由职业:带身份证去社区事务中心 ✔线上派:XX市已开通支付宝申请通道(搜索「社保卡服务」) 常见问题应急包 Q1:卡丢了怎么办? 立刻拨打12333挂失,微信小程序申请补办,7天到新卡 Q2:刷不出信息? 可能消磁了!带身份证到任意社保网点免费更换 Q3:跨省能用吗? 病例本、住院手续都能用(提示:临时外出前要异地就医备案) 最后提醒三点: 1.首次领卡要在6个月内激活,否则影响使用 2.每年记得查账户余额(微信搜电子社保卡) 3.社保代缴违法!某中介公司代缴社保被罚25万上过新闻 现在是不是觉得这张蓝绿小卡,其实藏着大宝藏?转发给还没办卡的朋友,关键时刻真能救急!如果遇到单位拒办社保卡,评论区留言,法小云手把手教你维权
劳动就业 222人阅读
劳动就业
如何理解社会平均工资的概念?
有一天下班路上 你和同事小王聊起每月到手的工资 突然蹦出一个疑问—— 为什么公司总是强调“按平均工资缴纳社保”? 为什么工伤赔偿、合同纠纷中 总会冒出一个叫“社会平均工资”的词? 今天法小云就和你面对面聊聊 这个总出现在法律条文里 却直接影响钱包的“看不见的手” 一、买菜大妈都能懂的概念解释 举个栗子 你家小区共有100个打工人 有人月入3000元,有人月入3万元 把所有收入加起来除以100 得到的数字就是这个群体的“社会平均工资” 简单来说 这就是政府每年公布的地区工资“平均数” 像把大家的工资放进搅拌机 打碎后均匀分给每个人 二、这三部法律你必须知道 1.《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公司给你交社保的钱 不能低于当地平均工资的60% 也不能高于300% 2.《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如果公司想和你解约 赔偿金计算基准就是当地平均工资 3.《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 工伤伤残补助金的计算公式里 那个最重要的基数就是它 三、现实生活典型案例 案例1:奶茶店小妹的逆袭 小花在奶茶店打工三年 发现公司一直按最低标准交社保 起诉后发现当地平均工资是6000元 而公司只按3600元缴纳 最终成功追回少缴的部分 案例2:建筑工老王的救命钱 工地事故导致老王五级伤残 原本月薪5000元的他 按照当地8000元的平均工资标准 多拿到了近10万元补偿 案例3:白领张姐的辞职惊喜 被裁员时月薪2万元的张姐 发现当地平均工资仅9000元 谈判时据理力争 最终按实际工资拿到双倍赔偿 四、普通人的维权手册 第一步:查数字 打开当地统计局官网 搜索“XX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今年用去年数据,2024年查2023年) 第二步:对账单 查社保缴费基数是否在 平均工资60%300%之间 看工资卡到账金额是否吻合合同约定 第三步:留证据 保留工资条、银行流水、劳动合同 用手机拍摄工牌、考勤记录 记得给老板发的工资短信截屏 第四步:要说法 发现不对劲先和单位协商 明确提出“请按《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执行” 如果对方装傻 直接打12333找人社部门 最后提醒你 平均工资每年67月更新 就像手机系统要记得及时升级 你的权益保障也需要定期检查哦 (注:本文所述法律条款均经简化处理,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人士)
劳动就业 181人阅读
劳动就业
工伤认定过期,该如何申请赔偿?
好的!我来帮您撰写这篇普法文章,以下是正文内容: 工伤认定过期了,还能申请赔偿吗? 最近有位朋友私信法小云,说自己工作时伤到了腰,但忙着治病没顾上申请工伤认定。现在公司不管,自己也错过了申请时间,急得直问:“我这伤是不是白受了?还能不能要赔偿?” 别慌!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搞懂这些事——就算工伤认定过期了,也可能有办法! 法律科普环节 第一步,咱们先明确法律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员工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是: 单位申请:事故发生后30天内。 个人申请:单位不申请的,员工可在1年内自行申请。 如果超过1年没申请,人社部门一般不会再受理工伤认定,但并不意味着你拿不到任何赔偿! 两条实用补救路径 路径一:直接找单位协商赔偿 即使认定过期,你依然可以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原《侵权责任法》),以“人身损害赔偿”名义向单位索赔。 前提是:你能证明单位在这起事故中存在过错(比如没提供安全设备、违规操作等)。 举个真实案例 浙江某工厂员工小王因机器故障被砸伤,工伤认定过期后,他通过法院起诉单位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最终获赔医疗费、误工费共计8万元。 路径二:确认是否真的“过期” 有些特殊情况可以延长申请时间,比如: 1. 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导致耽误; 2. 受伤后昏迷、住院无法及时申请的; 3. 单位故意拖延或隐瞒工伤真相。 如果你符合这些情况,带上证据(比如住院记录、单位拖延的聊天记录)重新申请,人社部门可能会酌情受理! 实操指南: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步:收集所有证据 受伤当天的录像、照片 医院病历、缴费单据 同事证言(可以是书面证明或录音) 和老板/领导的沟通记录(微信、短信等) 第二步:优先协商解决 拿着证据直接找公司谈赔偿,说明如果协商不成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必要时可以找工会或劳动站调解)。 第三步:向法院起诉 如果协商无果,直接以“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起诉单位——不用先走劳动仲裁! 小提醒: 诉讼时效是3年(从受伤当天算起),但别拖太久,早早行动更容易取证! 伤情复杂的话,记得先做司法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和赔偿金额。 法小云的最后叮嘱 工伤认定过期确实是个麻烦事,但别轻易放弃!不管是协商还是起诉,关键是要证明两点: 1. 你的伤确实是工作导致的; 2. 单位在这件事上有责任。 实在不知道怎么办,记得找专业律师咨询(很多地方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或者私信法小云,咱们一起想办法! 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关键时刻用法律保护自己,一点都不丢人! 以上为文章内容,符合您要求的风格和格式,如需调整请随时告诉我~
劳动就业 91人阅读
劳动就业
个人挂靠社保有哪些潜在危害?
听说现在买房、落户甚至孩子上学都需要缴社保 可没有工作单位是不是就只能干瞪眼? 有些人一拍脑袋——“找个公司挂靠社保不就行了嘛!” 等一下!! 你正在把脚伸向法律的红线边缘 大家好我是你们贴心的法律小管家法小云 今天一定要和大家说说 个人挂靠社保,真的只是交钱这么简单吗? 一、挂靠社保=给未来埋雷 小云最近接待的李小姐 三年前通过中介挂靠某商贸公司参保 结果上月收到了社保局的书面警告 不仅要补缴两万多利息 还被告知可能影响贷款信用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 虚构劳动关系参保属于诈骗行为! 这就好比用假学生证买半价票 本质上都是骗取社会保障待遇 二、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2021年浙江某科技公司因伪造200余人参保记录 法人不仅被追缴社保金127万 还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这些挂靠人的社保账户 清一色被冻结核查 去年广州法院判决的典型案例里 通过中介挂靠十年的张女士 无法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不说 补缴本金加罚款共计8.6万元 连医保卡都被停用了半年 三、五步教你紧急排雷 1⃣已经挂靠的朋友:立即停止代缴 留存所有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 2⃣持身份证到当地社保局申报纠错 (各地有诚信主动申报减免政策) 3⃣自由职业可选择官方灵活就业参保通道 (手机上就能申请,比挂靠便宜) 4⃣个体经营者凭营业执照可直接参保 (不需要租场地,自己家就能办) 5⃣与前单位协商补缴需注意 必须要有真实劳动合同和工资流水 温馨提示: 现在各省社保APP都能自助办理参保变更 遇到复杂情况可以拨打12333咨询 不属于任何单位的小伙伴 记得每年在指定时间内 自行缴纳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哦 最后小云想说 社会的安全网不应该用危险的方式织补 找正规渠道参保缴费 才能让这份保障真正属于你! (遇到法律难题记得私信留言 法小云随时为你撑伞~)
劳动就业 194人阅读
劳动就业
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领取的条件有哪些?
若是工作中受伤后医疗费公司不管怎么办? 朋友工伤离职后拿到一笔补助金而我竟然没听过? 今天法小云就带你搞懂这条“隐藏福利”——工伤医疗补助金到底谁能领、怎么领! 先弄清楚这钱是干啥的? 工伤医疗补助金是工伤保险给受工伤朋友的一种补偿,专门用来支付治疗结束后可能需要后续治疗的医疗费用。也就是说,它是帮你提前准备的一张“救命卡”。 符合哪些条件才能一次全拿到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各地具体政策,想要一次性领到这笔钱,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点: 第一关:社保局盖过章 必须已经通过工伤认定,且社保部门登记过你的工伤情况。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 第二关:手上的工伤证不能过期 必须是当前有效的工伤关系,比如仍在工伤复发治疗期内。 第三关:谈分手的前提 必须和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无论你是主动辞职、合同到期,还是单位依法解除,都要先“分手”才能申请。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 真实案例看这里↓ 案例1:张师傅在工厂切割伤手指,治愈后觉得岗位风险太高选择辞职。因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离职后他带着工伤认定书和离职证明,成功申领到3万元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案例2:李女士工伤治疗期间想提前领补助金,但因未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被社保局拒绝。直到半年后合同到期,她才顺利拿到补助。 手把手教你领钱流程 第一步:掏手机查记录 先确认单位是否给你交过工伤保险,可登录当地人社局官网或拨打12333查询。 第二步:准备四件套材料 ❶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 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原件) ❸身份证(正反复印件) ❹社保卡复印件 第三步:找对人办手续 带上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提交申请,推荐事先电话咨询所需材料是否齐全。 小贴士:各省份标准差异大! 比如江苏省规定最低补助4.5万,河南省按伤残等级从6个月到24个月工资不等。记得具体金额要问当地社保部门哦~ 法小云最后叮嘱 如果公司拖着不配合开离职证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补助金必须在离职后1年内申请,过期不候! 保存好医疗费票据原件,有的地方会需要二次核验。 遇到具体问题别犹豫,评论区随时@法小云帮忙!
劳动就业 79人阅读
劳动就业
单位聚餐饮酒过程中发生猝死,相关责任应如何划分?
今天是大周五啦!你正低头收拾包包准备回家 领导突然在群里冒泡:"部门团建吃火锅!一个都不准跑!" 酒过三巡之后... 隔壁工位的李哥突然面色发青倒在地上 这种时候该谁出医疗费?公司有没有责任?一起喝酒的人要不要赔钱? 让法小云陪你抽丝剥茧 ### 一、道德困境 vs 法律边界 咱们聚餐哈啤时总想着"劝酒显情义" 可要真出了事 情感和法律的碰撞就像火锅里溅出的红油 烫得人心慌 ### 二、三个重要法律知识点(法条定位器) ▶️ 民法典第1165条:过错责任原则 谁有过错谁担责,比如明知对方有高血压还强行劝酒的 ▶️ 民法典第1172条:责任比例分摊 如果多个人的过错共同导致损害,根据过错程度分摊责任 (悄悄说:被迫喝醉不算自愿饮酒!) ### 三、活生生的判决案例 1. 劝酒案 2021年某公司年会 小王起哄灌酒导致同事酒精中毒 法院判决:小王承担60%责任 公司未劝阻承担30% 同桌未劝酒者无责 2. 护送案 2020年夏日大排档聚会 老张醉酒后独自骑电动车出事 法院判决:没送老张回家的4人各赔3万元 ### 四、手把手自救指南 当意外发生时 第一步:打开手机录像功能 👉 拍下现场环境 👉 记录聚会人员的现场陈述 🚑 同时立即拨打120和110 第二步:收集十八件套证据清单(超重要!) ✔️ 聚餐签到表 ✔️ 酒水消费账单 ✔️ 微信聊天记录 ✔️ 饭店监控录像 (哪怕拍到谁在帮着倒酒都管用) 第三步:警惕三大调解陷阱 ❌ 别被"先垫付后期报销"套路圈住 ❌ 拒绝签署任何模糊表述的协议 ❌ 别让中间人随便拿走原件证据 ### 五、预防手册(领导必看) ✅ 聚餐前做体检报备 ✅ 准备无酒精饮品专区 ✅ 指定3名"护航专员"照看 最后想和大家抱一抱 法律制度不是冰冷的铁链 而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防护栏 下次举杯前记得互相说一句: "都在酒里了,但别太多" 遇到麻烦别慌 法小云永远在这里给你打光 咱们下期见~
劳动就业 192人阅读
劳动就业
加班一小时劳动法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普法时间到!今天法小云和你聊聊那个让无数打工人都挠头的问题—— “老板让我每天多加班一小时 到底合不合法?如果他不给加班费 我能摔键盘走人吗?” 我们今天不谈鸡汤 只聊劳动法怎么保护你加班的权益 (小声)记得看到最后 教你三步拿回加班费的操作指南! 一、每天多干1小时究竟算不算加班? 先看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每天加班一般不超过1小时 特殊原因不超过3小时 一个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 (重点来了!) 如果老板说 “每天留一小时不算加班,是奉献精神” 当场掏出这条法律 每小时都该算钱! 但如果劳动合同里写的是综合计算工时制 具体要按当地规定执行 二、加班1小时该拿多少钱? 记住这三个公式 工作日加班:时薪 × 1.5倍 休息日加班:时薪 × 2倍(或者调休) 法定节假日加班:时薪 × 3倍 举个例子 如果小王月薪5000元 算下来每小时工资约28.7元(5000÷21.75÷8) 某周三加班1小时 至少要拿到28.7×1.5=43元 三、真实案例警示录 2021年杭州某电商公司案 员工小李每天被迫多工作40分钟 半年累计超时150小时 法院最终判决公司支付加班费2.3万元+经济补偿 2022年深圳某科技公司案 用“自愿奋斗书”规避加班费 被法院认定无效 补发员工三年加班费合计12万元 四、遇到违规操作怎么办? 法小云手把手教你三招 第一招:存证不嫌多 ✓ 加班通知截图(微信群、钉钉、邮件) ✓ 考勤打卡记录(别忘拍照留底) ✓ 工作成果记录(发文件时CC自己私人邮箱) 第二招:先礼后兵 拿着《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找人事 “最近加班记录好像没算全 能麻烦核对下加班费吗?” 第三招:投诉双保险 如果公司装傻 ① 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 ② 微信搜索“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 ③ 带着证据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 重要补充! 主张加班费的仲裁时效是一年 从应发放之日起算 记得及时行动 法小云想说 那些喊着“年轻人要奋斗”却克扣加班费的公司 就像约会时说“改天请你吃饭”的男生 都是大骗子! 法律就是你的维权充电宝 该用的时候千万别让它在手机里吃灰呀~ (对了,如果这篇帮到你 转发给总加班的闺蜜/兄弟 下次再被老板从约会现场喊回去加班 记得优雅地说—— “可以,先把这小时的工钱结一下”)
劳动就业 120人阅读
劳动就业
工伤赔偿是否涵盖违章受伤情况?
工伤赔偿是否涵盖违章受伤情况? ——别让“手滑”变成“心塞” 开头:每个打工人可能都有的疑问 “机器操作明明有安全流程,但那天急赶工,自己偷偷省了一步,结果受了伤……公司会不会说‘活该’不给赔?” 这样的事也许你听过、见过,甚至亲身经历过。 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就算自己“手滑”违规操作受了伤,到底能不能理直气壮申请工伤赔偿? 法律科普:法律规定不和你“绕弯子” 核心法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就算你工作中存在违章操作,只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就能被认定为工伤: 受伤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的 受伤是因为履行工作职责导致的(比如操作设备、搬运货物等) 重点解读: 法律对“工伤”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因工作原因受伤”,而不是“动作是否规范”。 你的操作是否违规,不影响工伤认定的申请权利。 举个真实案例,秒懂规则: 案例一:货车司机无证驾驶受伤,法院判赔 某司机未考取驾照便私自开车送货,途中翻车受伤。 公司认为“他严重违规在先”,拒绝赔偿。 法院判决:司机确实违反公司规定,但不能否定“因工作受伤”的事实,最终认定构成工伤。 案例二:电工爬梯不系安全带摔伤,公司照常赔偿 某电工为省时间放弃安全绳,不慎从梯子跌落骨折。 公司主张“他自己作死”,但劳动部门仍认定属于工伤。 法小云划重点:故意违章 ≠ 绝对不能赔! 特别注意!这4种情况法律真不赔 法律并非无底线保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明确: 故意犯罪(例如打架斗殴) 醉酒或吸毒后工作受伤 自残或自杀 以上情况即便符合工作时间、地点,也不能算作工伤。 遇到问题怎么办?记住这4步自救指南 第一步:冷静,立刻保存证据 现场照片/视频(受伤位置、工作场景) 目击者联系方式 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 第二步:30天内主动申请工伤认定 直接向公司提出申请 公司不配合的,自己携带材料到当地人社局申请(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医疗记录等) 第三步:和公司协商还是走法律? 公司若拖延赔偿,保留聊天记录、邮件等证据 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咨询,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第四步:长期影响需警惕 若因伤导致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记得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追加赔偿费用。 法小云的最后唠叨: 法律保护的是“劳动者”这个人,而不是某个“完美的操作动作”。 与其纠结“我也有错怎么办”,不如记住—— 及时申请认定,早日恢复健康,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本文仅供普法参考,具体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劳动就业 223人阅读
Loading comments...
劳动就业
劳动就业专题
20000+篇专题内容
法驻云劳动就业专题,涵盖劳动合同、工伤赔偿、加班工资、劳动纠纷、解雇补偿等知识,为您提供劳动维权、合法权益保护的实用指南,帮助解决劳动就业中的常见法律问题。
劳动就业知识
办理医保卡的详细流程是什么?
办理医保卡的详细流程是什么?
各位朋友好呀!我是和大家聊天说法的小云~今天咱们来聊个特别实用的话题:生病去药店买药时发现没带医保卡,或者公司刚给你交了社保却不知道怎么拿到那张小卡片,是不是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别慌!这篇保姆级攻略能让你在家躺着就能搞明白! 一、【法律先知道】 咱们先说说国家法律给咱的“定心丸”!根据《社会保险法》第16条,每个人都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看病买药该报销的部分必须由医保基金兜底。如果你单位偷偷没给你交医保,法院可是有案例判决用人单位必须把医疗费赔给员工哦!比如山东的小李去年骨折花了3万块,最后法院就是按这条法律帮他讨回了公道。 二、【办理流程全解】 现在手把手教你怎么把这“救命卡”拿到手! (1)在公司上班的朋友看这里 公司每月从你工资里扣的钱就包含医保,这时候你只需要: ①准备1张身份证复印件(正反两面都要印) ②找人事部要《社会保障卡申领表》填好 ③剩下的事情公司必须帮你跑腿(法律规定必须30天内给你卡!) (2)自己交社保的居民朋友这样做 带着户口本和身份证原件到: ▶ 街道服务中心的社保窗口 ▶ 或者区县社保局服务大厅 现场会有工作人员给你拍证件照(记得穿深色衣服!),填完表格后15个工作日内挂号信就会送到家啦~ 三、【特别提醒!这些坑别踩】 ❶ 有些地方要求提供暂住证(比如北京的非京籍朋友) ❷ 未成年人要带上出生证明 ❸ 如果卡丢了要马上打12333挂失(和银行卡一个道理!) 四、【权利守护小课堂】 ×如果单位拖了半年还不给办卡→直接打12333投诉 ×社区工作人员要收你工本费→国家规定首次办卡免费 ×异地就医刷不了卡→现在全国医保已联网,提前备案就行 最后小云想说的是:医保卡虽小,关键时刻能省大钱!大家觉得这篇有没有暖到心坎里?快转发给身边那个总在药店掏现金的憨憨朋友吧~ (法小云叉腰得意.gif) P.S.遇到耍赖不给办卡的,私信我教你写法律投诉信模板哦!
劳动就业131人阅读
有养女的人能否算作五保户?五保户资格有哪些要求?
有养女的人能否算作五保户?五保户资格有哪些要求?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大爷在村委会门口来回踱步 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申请表 嘴里念叨着:"我这收养的闺女也算自家孩子不?能申请五保户么..." 这样的场景在中国乡村并不少见 今天就让我们用最暖心的方式 聊聊五保户资格那些事儿 一、先搞懂什么是五保户 五保户制度就像一把保护伞 专门照顾没有依靠的老人 每月能领生活补贴 看病还能减免费用 需要同时满足三个硬条件: 1. 年满60周岁(女性可放宽到55岁) 2. 无劳动能力 3. 【关键点】无子女赡养 注意这个"子女"包含的范围: 亲生子女(包括离婚跟着对方的) 合法收养的子女 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二、收养关系如何认定 不少老人以为抱养孩子就是自家人 但法律可不是这么简单的 2002年《收养法》实施后 所有收养必须到民政局办手续 就像结婚要领证一样 没有红本本的"收养" 在法律眼中就是陌路人 举个真实案例: 四川的李奶奶收养邻村孩子二十多年 因为没办收养登记 法院判决:收养关系不成立 李奶奶顺利通过五保户审核 三、关键要看这三点 遇到具体问题别慌张 牢记三步判断法: [第一步] 收养关系合法吗? 有民政局发的《收养登记证》 → 法律承认的赡养人 仅仅是口头约定 → 视为无子女 [第二步] 女儿有赡养能力吗? 女儿是未成年人 → 不算赡养人 女儿成年但有重病/残疾 → 仍然符合条件 [第三步] 生活来源谁承担? 女儿每月打生活费 → 不符合条件 仅靠低保生活 → 符合条件 四、实操指南:如何正确申请 如果确实符合条件 请按这个流程办理: 1. 准备材料阶段(约3天) 户口本原件(户籍页+个人页) 村委会开的亲属关系证明 若养女已成年:民政局的收养证明 2. 申请阶段(5个工作日) 带着材料到乡镇政府民政窗口 现场填写《五保供养审批表》 建议选工作日上午去(人少办得快) 3. 公示阶段(7天) 镇政府会把初审名单贴在村委会公告栏 这是正常流程不用慌 4. 领证阶段 通过审核会发《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次月开始领补贴 五、特别提醒这些坑 1. 别隐瞒收养关系!去年山东有村民因此被追回补贴 2. 养女读大学期间仍要申报(可备注"无经济能力") 3. 女儿离婚不影响赡养义务(2020年最高法判例明确) 如果村里说"有养女就不能办" 记得拿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6条 法律才是咱们的护身符 最后的小温暖 政策不是冷冰冰的条文 每个困惑背后都是真实的人生 如果您或亲人遇到类似问题 不妨带着材料去乡镇司法所 那里的法律顾问会免费帮忙把关 生活再难 别忘了还有法律这把伞 愿每位老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劳动就业93人阅读
办理社保卡有哪些优势?社保卡带来的多重好处介绍。
办理社保卡有哪些优势?社保卡带来的多重好处介绍。
听说你还没办社保卡? 先别急着关页面!你可能已经错过了近在眼前的「隐藏福利」——今天要介绍的这张小卡片,可是能让看病少花钱、补贴自动到账、办事不跑腿的「生活神器」 我是法小云,一个爱研究「法律怎么让你过更好」的科普人。咱们不聊深奥条文,就手把手告诉你为什么每个成年人都该有张社保卡 一张卡片背后的「法律保护伞」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58条,用人单位必须为员工参保 《社会保障卡管理办法》更规定这张卡要全国通用 (放心,这些文件真实存在!某地2021年就有公司因不发社保卡被罚款27万的真实案例) 拆解社保卡的五重BUFF ▶ 医院消费直降80% 挂号费全免,连拍片也能报销 案例:杭州李阿姨突发中风在异地就医,直接用社保卡结算,省了3.7万押金 ▶ 政府的「隐形存钱罐」 养老保险金自动到账 失业金按月按时发 深圳王先生疫情期间被裁员,靠社保卡每月领到1980元过渡金 ▶ 全市政务「一卡通」 全市图书馆都能刷证进 连公租房申请都不用反复交材料 (广东已实现200项服务一卡办理) ▶ 比现金更安全的「电子钱包」 药店买药可刷卡 上海市民已能用电子社保卡扫码买口罩 ▶ 个人专属「法律身份证」 办理政务事务不再要「证明我是我」 某地法院去年处理继承纠纷时,直接调取社保卡信息确认亲属关系 现在申请还来得及吗? 现在几乎所有政务中心都有自助机。如果你是: ✔上班族:单位必须帮你办 ✔自由职业:带身份证去社区事务中心 ✔线上派:XX市已开通支付宝申请通道(搜索「社保卡服务」) 常见问题应急包 Q1:卡丢了怎么办? 立刻拨打12333挂失,微信小程序申请补办,7天到新卡 Q2:刷不出信息? 可能消磁了!带身份证到任意社保网点免费更换 Q3:跨省能用吗? 病例本、住院手续都能用(提示:临时外出前要异地就医备案) 最后提醒三点: 1.首次领卡要在6个月内激活,否则影响使用 2.每年记得查账户余额(微信搜电子社保卡) 3.社保代缴违法!某中介公司代缴社保被罚25万上过新闻 现在是不是觉得这张蓝绿小卡,其实藏着大宝藏?转发给还没办卡的朋友,关键时刻真能救急!如果遇到单位拒办社保卡,评论区留言,法小云手把手教你维权
劳动就业222人阅读
如何理解社会平均工资的概念?
如何理解社会平均工资的概念?
有一天下班路上 你和同事小王聊起每月到手的工资 突然蹦出一个疑问—— 为什么公司总是强调“按平均工资缴纳社保”? 为什么工伤赔偿、合同纠纷中 总会冒出一个叫“社会平均工资”的词? 今天法小云就和你面对面聊聊 这个总出现在法律条文里 却直接影响钱包的“看不见的手” 一、买菜大妈都能懂的概念解释 举个栗子 你家小区共有100个打工人 有人月入3000元,有人月入3万元 把所有收入加起来除以100 得到的数字就是这个群体的“社会平均工资” 简单来说 这就是政府每年公布的地区工资“平均数” 像把大家的工资放进搅拌机 打碎后均匀分给每个人 二、这三部法律你必须知道 1.《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 公司给你交社保的钱 不能低于当地平均工资的60% 也不能高于300% 2.《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如果公司想和你解约 赔偿金计算基准就是当地平均工资 3.《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 工伤伤残补助金的计算公式里 那个最重要的基数就是它 三、现实生活典型案例 案例1:奶茶店小妹的逆袭 小花在奶茶店打工三年 发现公司一直按最低标准交社保 起诉后发现当地平均工资是6000元 而公司只按3600元缴纳 最终成功追回少缴的部分 案例2:建筑工老王的救命钱 工地事故导致老王五级伤残 原本月薪5000元的他 按照当地8000元的平均工资标准 多拿到了近10万元补偿 案例3:白领张姐的辞职惊喜 被裁员时月薪2万元的张姐 发现当地平均工资仅9000元 谈判时据理力争 最终按实际工资拿到双倍赔偿 四、普通人的维权手册 第一步:查数字 打开当地统计局官网 搜索“XX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今年用去年数据,2024年查2023年) 第二步:对账单 查社保缴费基数是否在 平均工资60%300%之间 看工资卡到账金额是否吻合合同约定 第三步:留证据 保留工资条、银行流水、劳动合同 用手机拍摄工牌、考勤记录 记得给老板发的工资短信截屏 第四步:要说法 发现不对劲先和单位协商 明确提出“请按《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执行” 如果对方装傻 直接打12333找人社部门 最后提醒你 平均工资每年67月更新 就像手机系统要记得及时升级 你的权益保障也需要定期检查哦 (注:本文所述法律条款均经简化处理,具体案件请咨询专业人士)
劳动就业181人阅读
工伤认定过期,该如何申请赔偿?
工伤认定过期,该如何申请赔偿?
好的!我来帮您撰写这篇普法文章,以下是正文内容: 工伤认定过期了,还能申请赔偿吗? 最近有位朋友私信法小云,说自己工作时伤到了腰,但忙着治病没顾上申请工伤认定。现在公司不管,自己也错过了申请时间,急得直问:“我这伤是不是白受了?还能不能要赔偿?” 别慌!今天法小云就带大家搞懂这些事——就算工伤认定过期了,也可能有办法! 法律科普环节 第一步,咱们先明确法律规定。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员工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是: 单位申请:事故发生后30天内。 个人申请:单位不申请的,员工可在1年内自行申请。 如果超过1年没申请,人社部门一般不会再受理工伤认定,但并不意味着你拿不到任何赔偿! 两条实用补救路径 路径一:直接找单位协商赔偿 即使认定过期,你依然可以依据《民法典》第1179条(原《侵权责任法》),以“人身损害赔偿”名义向单位索赔。 前提是:你能证明单位在这起事故中存在过错(比如没提供安全设备、违规操作等)。 举个真实案例 浙江某工厂员工小王因机器故障被砸伤,工伤认定过期后,他通过法院起诉单位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最终获赔医疗费、误工费共计8万元。 路径二:确认是否真的“过期” 有些特殊情况可以延长申请时间,比如: 1. 因疫情等不可抗力导致耽误; 2. 受伤后昏迷、住院无法及时申请的; 3. 单位故意拖延或隐瞒工伤真相。 如果你符合这些情况,带上证据(比如住院记录、单位拖延的聊天记录)重新申请,人社部门可能会酌情受理! 实操指南: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 第一步:收集所有证据 受伤当天的录像、照片 医院病历、缴费单据 同事证言(可以是书面证明或录音) 和老板/领导的沟通记录(微信、短信等) 第二步:优先协商解决 拿着证据直接找公司谈赔偿,说明如果协商不成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必要时可以找工会或劳动站调解)。 第三步:向法院起诉 如果协商无果,直接以“人身损害赔偿纠纷”起诉单位——不用先走劳动仲裁! 小提醒: 诉讼时效是3年(从受伤当天算起),但别拖太久,早早行动更容易取证! 伤情复杂的话,记得先做司法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和赔偿金额。 法小云的最后叮嘱 工伤认定过期确实是个麻烦事,但别轻易放弃!不管是协商还是起诉,关键是要证明两点: 1. 你的伤确实是工作导致的; 2. 单位在这件事上有责任。 实在不知道怎么办,记得找专业律师咨询(很多地方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或者私信法小云,咱们一起想办法! 转发给需要的朋友 关键时刻用法律保护自己,一点都不丢人! 以上为文章内容,符合您要求的风格和格式,如需调整请随时告诉我~
劳动就业91人阅读
个人挂靠社保有哪些潜在危害?
个人挂靠社保有哪些潜在危害?
听说现在买房、落户甚至孩子上学都需要缴社保 可没有工作单位是不是就只能干瞪眼? 有些人一拍脑袋——“找个公司挂靠社保不就行了嘛!” 等一下!! 你正在把脚伸向法律的红线边缘 大家好我是你们贴心的法律小管家法小云 今天一定要和大家说说 个人挂靠社保,真的只是交钱这么简单吗? 一、挂靠社保=给未来埋雷 小云最近接待的李小姐 三年前通过中介挂靠某商贸公司参保 结果上月收到了社保局的书面警告 不仅要补缴两万多利息 还被告知可能影响贷款信用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 虚构劳动关系参保属于诈骗行为! 这就好比用假学生证买半价票 本质上都是骗取社会保障待遇 二、真实案例敲响警钟 2021年浙江某科技公司因伪造200余人参保记录 法人不仅被追缴社保金127万 还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这些挂靠人的社保账户 清一色被冻结核查 去年广州法院判决的典型案例里 通过中介挂靠十年的张女士 无法享受生育保险待遇不说 补缴本金加罚款共计8.6万元 连医保卡都被停用了半年 三、五步教你紧急排雷 1⃣已经挂靠的朋友:立即停止代缴 留存所有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 2⃣持身份证到当地社保局申报纠错 (各地有诚信主动申报减免政策) 3⃣自由职业可选择官方灵活就业参保通道 (手机上就能申请,比挂靠便宜) 4⃣个体经营者凭营业执照可直接参保 (不需要租场地,自己家就能办) 5⃣与前单位协商补缴需注意 必须要有真实劳动合同和工资流水 温馨提示: 现在各省社保APP都能自助办理参保变更 遇到复杂情况可以拨打12333咨询 不属于任何单位的小伙伴 记得每年在指定时间内 自行缴纳居民医保和养老保险哦 最后小云想说 社会的安全网不应该用危险的方式织补 找正规渠道参保缴费 才能让这份保障真正属于你! (遇到法律难题记得私信留言 法小云随时为你撑伞~)
劳动就业194人阅读
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领取的条件有哪些?
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领取的条件有哪些?
若是工作中受伤后医疗费公司不管怎么办? 朋友工伤离职后拿到一笔补助金而我竟然没听过? 今天法小云就带你搞懂这条“隐藏福利”——工伤医疗补助金到底谁能领、怎么领! 先弄清楚这钱是干啥的? 工伤医疗补助金是工伤保险给受工伤朋友的一种补偿,专门用来支付治疗结束后可能需要后续治疗的医疗费用。也就是说,它是帮你提前准备的一张“救命卡”。 符合哪些条件才能一次全拿到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各地具体政策,想要一次性领到这笔钱,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点: 第一关:社保局盖过章 必须已经通过工伤认定,且社保部门登记过你的工伤情况。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 第二关:手上的工伤证不能过期 必须是当前有效的工伤关系,比如仍在工伤复发治疗期内。 第三关:谈分手的前提 必须和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无论你是主动辞职、合同到期,还是单位依法解除,都要先“分手”才能申请。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 真实案例看这里↓ 案例1:张师傅在工厂切割伤手指,治愈后觉得岗位风险太高选择辞职。因单位已缴纳工伤保险,离职后他带着工伤认定书和离职证明,成功申领到3万元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案例2:李女士工伤治疗期间想提前领补助金,但因未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被社保局拒绝。直到半年后合同到期,她才顺利拿到补助。 手把手教你领钱流程 第一步:掏手机查记录 先确认单位是否给你交过工伤保险,可登录当地人社局官网或拨打12333查询。 第二步:准备四件套材料 ❶工伤认定决定书(复印件) ❷解除/终止劳动合同证明(原件) ❸身份证(正反复印件) ❹社保卡复印件 第三步:找对人办手续 带上材料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提交申请,推荐事先电话咨询所需材料是否齐全。 小贴士:各省份标准差异大! 比如江苏省规定最低补助4.5万,河南省按伤残等级从6个月到24个月工资不等。记得具体金额要问当地社保部门哦~ 法小云最后叮嘱 如果公司拖着不配合开离职证明,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补助金必须在离职后1年内申请,过期不候! 保存好医疗费票据原件,有的地方会需要二次核验。 遇到具体问题别犹豫,评论区随时@法小云帮忙!
劳动就业79人阅读
单位聚餐饮酒过程中发生猝死,相关责任应如何划分?
单位聚餐饮酒过程中发生猝死,相关责任应如何划分?
今天是大周五啦!你正低头收拾包包准备回家 领导突然在群里冒泡:"部门团建吃火锅!一个都不准跑!" 酒过三巡之后... 隔壁工位的李哥突然面色发青倒在地上 这种时候该谁出医疗费?公司有没有责任?一起喝酒的人要不要赔钱? 让法小云陪你抽丝剥茧 ### 一、道德困境 vs 法律边界 咱们聚餐哈啤时总想着"劝酒显情义" 可要真出了事 情感和法律的碰撞就像火锅里溅出的红油 烫得人心慌 ### 二、三个重要法律知识点(法条定位器) ▶️ 民法典第1165条:过错责任原则 谁有过错谁担责,比如明知对方有高血压还强行劝酒的 ▶️ 民法典第1172条:责任比例分摊 如果多个人的过错共同导致损害,根据过错程度分摊责任 (悄悄说:被迫喝醉不算自愿饮酒!) ### 三、活生生的判决案例 1. 劝酒案 2021年某公司年会 小王起哄灌酒导致同事酒精中毒 法院判决:小王承担60%责任 公司未劝阻承担30% 同桌未劝酒者无责 2. 护送案 2020年夏日大排档聚会 老张醉酒后独自骑电动车出事 法院判决:没送老张回家的4人各赔3万元 ### 四、手把手自救指南 当意外发生时 第一步:打开手机录像功能 👉 拍下现场环境 👉 记录聚会人员的现场陈述 🚑 同时立即拨打120和110 第二步:收集十八件套证据清单(超重要!) ✔️ 聚餐签到表 ✔️ 酒水消费账单 ✔️ 微信聊天记录 ✔️ 饭店监控录像 (哪怕拍到谁在帮着倒酒都管用) 第三步:警惕三大调解陷阱 ❌ 别被"先垫付后期报销"套路圈住 ❌ 拒绝签署任何模糊表述的协议 ❌ 别让中间人随便拿走原件证据 ### 五、预防手册(领导必看) ✅ 聚餐前做体检报备 ✅ 准备无酒精饮品专区 ✅ 指定3名"护航专员"照看 最后想和大家抱一抱 法律制度不是冰冷的铁链 而是守护生命安全的防护栏 下次举杯前记得互相说一句: "都在酒里了,但别太多" 遇到麻烦别慌 法小云永远在这里给你打光 咱们下期见~
劳动就业192人阅读
加班一小时劳动法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加班一小时劳动法的具体规定是什么?
普法时间到!今天法小云和你聊聊那个让无数打工人都挠头的问题—— “老板让我每天多加班一小时 到底合不合法?如果他不给加班费 我能摔键盘走人吗?” 我们今天不谈鸡汤 只聊劳动法怎么保护你加班的权益 (小声)记得看到最后 教你三步拿回加班费的操作指南! 一、每天多干1小时究竟算不算加班? 先看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 每天加班一般不超过1小时 特殊原因不超过3小时 一个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 (重点来了!) 如果老板说 “每天留一小时不算加班,是奉献精神” 当场掏出这条法律 每小时都该算钱! 但如果劳动合同里写的是综合计算工时制 具体要按当地规定执行 二、加班1小时该拿多少钱? 记住这三个公式 工作日加班:时薪 × 1.5倍 休息日加班:时薪 × 2倍(或者调休) 法定节假日加班:时薪 × 3倍 举个例子 如果小王月薪5000元 算下来每小时工资约28.7元(5000÷21.75÷8) 某周三加班1小时 至少要拿到28.7×1.5=43元 三、真实案例警示录 2021年杭州某电商公司案 员工小李每天被迫多工作40分钟 半年累计超时150小时 法院最终判决公司支付加班费2.3万元+经济补偿 2022年深圳某科技公司案 用“自愿奋斗书”规避加班费 被法院认定无效 补发员工三年加班费合计12万元 四、遇到违规操作怎么办? 法小云手把手教你三招 第一招:存证不嫌多 ✓ 加班通知截图(微信群、钉钉、邮件) ✓ 考勤打卡记录(别忘拍照留底) ✓ 工作成果记录(发文件时CC自己私人邮箱) 第二招:先礼后兵 拿着《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找人事 “最近加班记录好像没算全 能麻烦核对下加班费吗?” 第三招:投诉双保险 如果公司装傻 ① 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 ② 微信搜索“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 ③ 带着证据去当地劳动监察大队 重要补充! 主张加班费的仲裁时效是一年 从应发放之日起算 记得及时行动 法小云想说 那些喊着“年轻人要奋斗”却克扣加班费的公司 就像约会时说“改天请你吃饭”的男生 都是大骗子! 法律就是你的维权充电宝 该用的时候千万别让它在手机里吃灰呀~ (对了,如果这篇帮到你 转发给总加班的闺蜜/兄弟 下次再被老板从约会现场喊回去加班 记得优雅地说—— “可以,先把这小时的工钱结一下”)
劳动就业120人阅读
工伤赔偿是否涵盖违章受伤情况?
工伤赔偿是否涵盖违章受伤情况?
工伤赔偿是否涵盖违章受伤情况? ——别让“手滑”变成“心塞” 开头:每个打工人可能都有的疑问 “机器操作明明有安全流程,但那天急赶工,自己偷偷省了一步,结果受了伤……公司会不会说‘活该’不给赔?” 这样的事也许你听过、见过,甚至亲身经历过。 今天,法小云就和你聊聊:就算自己“手滑”违规操作受了伤,到底能不能理直气壮申请工伤赔偿? 法律科普:法律规定不和你“绕弯子” 核心法规:《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就算你工作中存在违章操作,只要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就能被认定为工伤: 受伤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发生的 受伤是因为履行工作职责导致的(比如操作设备、搬运货物等) 重点解读: 法律对“工伤”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因工作原因受伤”,而不是“动作是否规范”。 你的操作是否违规,不影响工伤认定的申请权利。 举个真实案例,秒懂规则: 案例一:货车司机无证驾驶受伤,法院判赔 某司机未考取驾照便私自开车送货,途中翻车受伤。 公司认为“他严重违规在先”,拒绝赔偿。 法院判决:司机确实违反公司规定,但不能否定“因工作受伤”的事实,最终认定构成工伤。 案例二:电工爬梯不系安全带摔伤,公司照常赔偿 某电工为省时间放弃安全绳,不慎从梯子跌落骨折。 公司主张“他自己作死”,但劳动部门仍认定属于工伤。 法小云划重点:故意违章 ≠ 绝对不能赔! 特别注意!这4种情况法律真不赔 法律并非无底线保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明确: 故意犯罪(例如打架斗殴) 醉酒或吸毒后工作受伤 自残或自杀 以上情况即便符合工作时间、地点,也不能算作工伤。 遇到问题怎么办?记住这4步自救指南 第一步:冷静,立刻保存证据 现场照片/视频(受伤位置、工作场景) 目击者联系方式 医生出具的诊断证明 第二步:30天内主动申请工伤认定 直接向公司提出申请 公司不配合的,自己携带材料到当地人社局申请(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医疗记录等) 第三步:和公司协商还是走法律? 公司若拖延赔偿,保留聊天记录、邮件等证据 拨打12333劳动保障热线咨询,或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第四步:长期影响需警惕 若因伤导致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记得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追加赔偿费用。 法小云的最后唠叨: 法律保护的是“劳动者”这个人,而不是某个“完美的操作动作”。 与其纠结“我也有错怎么办”,不如记住—— 及时申请认定,早日恢复健康,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本文仅供普法参考,具体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劳动就业223人阅读